一、背景概述
我已经持续2年,每天记录自己的时间花在哪里了。
每周、每月都会导出一张简单的时间周报,快速了解自己这一段时间的精力花费是否达到预期,是否需要调整。
那么我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我想主要是来自2个原因。
1、每天2次,1次15秒,就能记录一整天的时间花费数据。这个事不存在负担,等电梯,撒尿的时间就能完成。
2、我对事件的划分合理,减少了记录时候回忆的负担,只关注了时间投入的价值属性而不在事件。
接下来我会仔细阐述我是如何利用“时间块”这个app去记录我的时间花费账单的。
二、“时间块”简要说明
时间管理的应用有很多,但是大多数的应用更多的是专注于对用户未来日程的计划和提醒。「时间块」主要完成的是管理我们过去的时间,告诉我们时间究竟都用在哪里了。而且记录的过程是所有用过类似工具中最快的。
时间块的主要特点:
1、功能简单纯粹,页面扁平,易上手。
进入时间块的主要功能页面就能看见自己记录的时间,和待记录的空白块。我大多数的工作流就是,进入主页,选中空白的时间块(一个块=30分钟),点击右侧事件。
再选几个属于其他事件的时间,再点击右侧事件名称进行赋值。基本都能在8次触摸点击完成一次记录。如果是时间相对重复的使用印章工具会更加快捷。
2、记录时间属性清晰,类别+事件
之前用过其他时间记录工具,很多其实在我看来只是n层事件类型相嵌套。导致对时间开销的记录是有歧义的。
简单的例子:看书是一个时间花费事件,但是它可以被配置在“自律”这类时间花费下面,同时也能被配置在“消遣”的时间类花费上。因为看一本《厚黑学》和看一本《庆余年》是2种精神和时间价值回报的。但不影响他们都是在做同一件“看书”这件事,在时间块中就可以满足此类记录场景。
三、如何配置类别和事件
时间类别和事件的配置非常关键,前期框架不搭好很容易发生无法记录和快速记录的情况,然后就导致破窗效应,内心抵制记录,到最后就再也不记录。我这个框架是摸索了2个月固定后就再也没变动过了的,给大家分享一下搭建思路。
我主要设置了6大类的时间输出方向。主要根据的是时间的“正、负、平”属性来划分的。正的就是我想多花的时间例如:专注自律的运动、学习、写作;负的是就是我要刻意减少的就是:拖延堕落的刷微博、刷B站;剩下基本都是平的属性,但是也想摘出来单独管控的类别。
切记一点:输入方向的配置是为了输出的价值。
例如我看有人把刷牙、共享单车、坐地铁啥的也当作一个时间事项,难道你需要总结你今年的刷牙时间比去年多了几分钟吗?在配置一项输入的时候一定要想这个输入内容最后呈现出来的价值点或场景在哪里。
有价工作:主页上班、私活兼职、人情帮忙都在这里。大概了解自己最近给公司是不是干的太卖力了导致忘了努力做私活。
生活日常:这部分非常重要,主要为了减少记录的思考时间。以”事件-路上“概括了全部通勤过程,以”事件-琐碎“包括了全部吃喝拉撒洗的所有事件。所以我早上起床到公司上班之前这段时间也就点2下,一个块是”事件-琐碎“,一个块是”事件-路上“
拖延堕落:主要事件就是”事件-刷刷”、“事件-放空”;用来记录墨迹刷手机和不知道干了啥的事件,反正肯定是没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了。多年经验来说,每天不可避免的会有1小时左右的此项时间。
特别是“事件-放空”这一项的作用:周末因为状态太轻松,难免各种帕金森拖延症发作,最后想不起来到底这个小时干嘛了,就直接标记:“事件-放空”,反正是属于拖延堕落这个类型的时间花费了,在仔细去回忆也是在做更多的拖延。
四、如何让自己记录时间变成习惯
经过这2年的记录时间花费的体验,深刻感受到了作为普通人类记忆力的孱弱。超过12小时就非常非常难想起来自己当时在干啥了。这种靠猜靠蒙的不真实记录会让我很难受。
所以我给自己限定了每天必须得记录2次是底线,一般是在晚上睡前,下午上班前。睡前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打卡项目会比较有仪式感,记录完成后手机会放在远离床头的地方。
下午上班前基本就是在走路去公司路上或者等电梯的时间就随手记录了。多记录是没问题的,我另外还设置了一个自动化捷径,每次关闭时间块给自己的“成就打卡系统”自动增加2个金币,这样我就会稍有空闲的时候就去记录一下时间块了。
反正原则就是记录的越频繁肯定越精确。可以想办法鼓励自己记录的间隔更短一些。
五、如何复盘回顾自己的时间花费
我会每周、每月对时间块的范围统计数据进行截图,然后通过拼图工具进行一定的去冗余合并。这样我就能获得自己当前时间段的时间账单的清晰分类与数据了。
例如:
除去睡觉、工作、琐碎等”平”性时间花费之外,投入最多的时间是超过500小时的学习,日均1.5小时不到,看起来不多,其实要一整年都坚持应该是非常不容易的。
因为2020年我他喵的在备考在职研究生,深懂其中的学习的艰辛。
然后主要对自己当前关注的度高的事件或分类进行详细的检讨和分析,为什么这周运动时间比上个周期少了很多。例如我下面这张年度的时间类的投入波动曲线。
可以清楚的看见自己的2020年里8月是工作时间最长的,甚至超过了日均睡眠时间。导致自律类以及日常琐碎类时间都直线下降。其实背后的原因就是我被派到工地驻场体验007去了,回宾馆就只想躺着刷B站,还学习和运动个蛋蛋。
六、一些特殊场景的记录方法
1、之前也发过提及时间块的文章,就有询问,一边听音乐一边运动,一边吃饭一边刷剧怎么算时间呢?
这个也没明确答案,我自己平时就是“正”与“平”类同时干就计入“正”类事件。例如一边在健身房跑步一边听相声,我就会只记录跑步,因为跑步这个事的时间投入对我是更有价值反馈的。
2、去旅游的时候一会坐车,一会吃饭,一会唱K,一会玩游戏根本记不起来里面的时间到底占了多少和哪个先后了?
记录时间块本身就是不精确和模糊的,所以不用纠结啦。一个周末干了很多时间,不用完全按时间线去记录的,大概记得做了哪几件独立的事,然后乱序记录就行。我则更懒,这种情况我会直接记录成为一件事“事件-去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