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黄晓明的一个专访,采访他的人是业内风格强劲的易立竞。
黄晓明说:
我喜欢“单纯”这个词,但是不喜欢被说“好人”。以前就是消耗了太多的自己,帮了太多不该帮的忙。结果成了“滥好人”。当然也是这些忙帮我积攒起了一个好人缘,但是好人缘不能当饭吃,毕竟你落难的时候,你曾经帮过的人,人家该不帮你还是不帮你。这是现实。
做出合理的选择很重要,不然就是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人不能活在自我感觉良好中,我为自己的“好人”付出了代价,被消费,被消耗。
这些话都是经过了他切身体会总结出来的,用时间教会了自己认清社会中的真相。
其实如果能够坦然的面对,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合作就是“利益交换”,对于别人的恶意,便没有那么痛苦,对于别人对自己的善意,也会更加珍惜和感恩。
你越是不想承认,你越是不想改变自己的认知去生活,你反而是把自己推向了边缘。
个人意志无法改变社会形态,因为有些东西就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我始终让自己记住,别人对你的好非常珍贵,别人要是不对你好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这好本就是他可以不做不给你的。
先让自己本身成为被人看重的资源,然后用你自己去换取到更多的资源筹码后,你才可以将自己抽出来,用获得的资源筹码和别人去进行利益交换。
比方说你本身是法律专业的,你毕业后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积累出工作经验,口碑,人脉和财富,而后拿着这些资源开一家自己的律师事务所,这样你就有除了自身以外的其他筹码,可以去社会上和他人进行利益合作,慢慢走向成功。
对强者趋之若鹜,对弱者不理不睬。其实不应该是这样,但是没有办法,大环境如此,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没有人愿意浪费在一个不起眼的人身上。
如果强者愿意成为你的伯乐,那是他的优秀。如果人家不愿意,也是情理之中。因为你本身不够资格去成为他人帮扶的对象。还是要先让自己变优秀,尽管这事实残酷,但是认清事实至少痛苦就可以承受起来,不愿意认清事实才是最可怕的自我折磨。
其实爱也是因为彼此看重对方身上某样自己需求的东西而产生的,除了父母,没有人可以平白无故的爱你。
也许是你的多才多艺,身材好,容貌好,性格温柔,有学识,幽默,这些特质都是筹码,先要换取别人对你的好感,之后产生喜欢,随后才能包容你的缺陷形成爱。
但是如果你身上让对方爱的特质慢慢消失殆尽,爱意也会随之递减。
这就是常说的,好的关系需要经营。你不能以为对方的爱永不褪变,就肆意妄为。
以前的温柔变成了现在的抱怨泼辣,以前的曼妙身材成了现在的不修边幅,足吃足喝。
当我真正把这些观念都装进自己脑子里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不会害怕失去,因为如果我是那块磁铁,可以一直保持吸力,那周围的事物一定还是会围绕在身边的。
最重要的是不能松懈,我说的松懈并不是时刻高度紧张焦虑,而是心里始终有一个提醒自己的声音。不要自以为是。
有棱角的善良才应该是普通人追求的善良。像特蕾莎修女那样无私奉献的人并不是大众应该立志成为的范本。毕竟我们还是要努力先过好自己的生活的。
先把自己照顾好,再在能力范围内有选择的帮助别人,心怀善良的待人接物,才不会把自己先消耗殆尽。
努力靠近善良,但不为“我要善良”所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