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的不是很好一直是自己的硬伤,在2015年的时候还特意去培训班了学过一段时间,在那一年里确实感觉自己的进步比之前一个人学的时候进步很多,因为每天都要面对老师和同学的提问,有了那个环境之后,就会不断地逼迫自己去说,去尝试。但工作之后用英语的机会就少了很多,在工作中可能最重要的不是听说,而是读写,但又不想让自己的语感有所下降,就在流利说上买了一个月的课程,现在升级为半年的课程了。但最近缺没有太多的感觉,每天像是去机械性的完成任务。
语言是情感,机器永远无法读懂
我们在用流利说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跟读,但在跟读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个问题,你总感觉自己跟它读的一样,但分数就是不提高或不通过。而你自己有时候也找不出原因,这种现象其实很可怕,找不到原因就无法进步,无法纠正,而错误的练习就变成了无用的练习,进一步就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要学会自己去听自己的声音,自己去纠正。但我想具备这种思维能力的人怎么可能会一直学不好英语呢?更多的时候来学习的人都是想寻找一种依靠,一种自我心里满足感。而真正的考验并不是机器上的分数而是真实生活中的场景。
有些场景可以预设,有些场景永远无法预料
在流利说的学习中,有很多贴近生活中的场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直接套用,但今天我却听到一个朋友说,在流利说上读了2百多天自信的出国,到了现实场景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还是用了翻译软件和请了导游。
在设置的场景里你是王者,去到真实生活中你却形同虚设,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个人感觉就是当你在使用流利说学习时永远是在一个限定的环境中,且都是只有你自己一个人,而到真实场景里时环境是多变的,语调是多变的,当你找不到与你之前接触的相同的环境时,你脑海里对知识的提取就会差很多,自然而然表达就会差一些。
但任何的东西都是因人而异的,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关键是要适合自己。对于我来说,则更终于线上线下的结合,不纠结于线上的分数,也不害怕现实中的场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