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心斗角的美好
钩心斗角的美好
“钩心斗角”一词最早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里的:“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报地势,钩心斗角。”一句,来形容阿房宫建筑漫回钩心、垒砌斗角的统一均齐、对称严谨之美。形容阿房宫宫殿的交错与精巧。其实就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如故宫、雍和宫等的建筑结构,都是纵横交错、榫榫相咬,相互关联又互相制约,针锋相对。这种“钩心斗角”的结构样式对后世建筑影响很大,被很多宫室和庙宇所采用,由此形成一种传统建筑风格。但是,不知什么时候,钩心斗角(又写作勾心斗角)被用于人事关系或工作关系,拿来比喻各用心机,互相倾轧。
“钩心斗角”本来是指建筑结构的精巧和交错,为何后来又比喻为人事关系中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如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五》:“但他人谁会想到他为了争一点无聊名声,竟肯如此钩心斗角,无所不至呢。”瞿秋白《文艺杂着续辑·〈子夜〉和国货年》:“他们又要钩心斗角的对付工人,想要一网打尽那些坏家伙’。”鲁迅和瞿秋白都用到了这一成语,其他人用的也不在少数。是否误用了这一成语?这需要看看“钩心斗角”在建筑中的本义。先说这个“钩”字。除去现在知道的一种弯曲而尖锐的工具(包括农具、渔具及生活用具)之外,在古代汉语中还常见于武器或装饰品。《周礼》中有“以凿其钩”一语,这里的“钩”是指古代车子下面的缚木,即和轴相连的部分,也就是车把式们常说的“车心木”。此外,《礼仪注》中又有“钩楹,绕楹而束也”的说法,“钩”在这里又有“围绕”的意思。这样看来,“钩心”就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建筑物中的很多结构都能围绕或朝向一个“中心”,而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有精巧的设计和细致的制作,否则难以达成这样的建筑效果。
我不喜欢“勾心斗角”,不喜欢被算计,不喜欢虚情假意的友情。我喜欢简单的人,简单的事,傻傻的每天嘻嘻哈哈的生活。我想像曾经那样,几个人围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不耍心计,不挖苦,不讽刺,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讨厌有些人一句话能杀死一个人,对你充满了不信任。讨厌有些人总是话中带刺,甚至挖苦嘲笑。我没别人想的那么聪明,但是很多事,我都看得很明白,只是不想说。我知道谁是真心喜欢我,谁是面儿上对我,我知道谁跟我说的是掏心窝子的话,也知道谁敷衍我,期骗我。我知谁是好人,我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没说破,没翻脸,只是因为我不想尴尬罢了。我不是什么老好人,跟每个人关系都很好,我也做不到。我只要能跟我喜欢在乎的人好好相处就够了,我也只是单纯的想对我在乎的朋友好而己,过得去的过不去的都过去了,忘得了的忘不了都忘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