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行业来说,知识付费是由来已久的,比如我们买书就是一种典型的为知识付费的行为。
而目前之所以重新火热,是因为借助了互联网的形式进行了放大。
2、从发展现状来说,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市场格局,头部的产品已经比较定型。
比如喜马拉雅,最大的音频付费平台,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
比如得到,是面向精英学习群体、以严格的内容品控提供偏人文商业的特色化产品;
比如在行,通过在行则主打“面对面知识约见”,在行一点主打“在线知识精讲”,打通线上线下的知识服务场景;
这三家都是独立的内容付费产品,还有更多的内容平台将知识付费作为商业化的基础功能。比如知乎、豆瓣、十点读书等等。
通过不同平台的共同努力,知识交易的基础框架、基本规则已经逐渐成熟。通过两年的发展,知识付费行业内已经产生了很多基本规则和行业通识。
3、从核心竞争力来说,不管哪一种商业模式,平台也好,自制也好,内容付费的核心一定是有优质的内容,其次是配套完善的服务。
可以看到,各家都在争夺头部的大咖用户。所以早期知识付费也被诟病为是粉丝经济,但是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平台在挖掘中长尾专业用户的内容价值。所以证实了内容付费本质上还是专业知识变现。
4、从行业发展空间来看,内容付费的天花板其实要比广告、内容电商要高很多,空间会更大。大家也都在强调这个行业很大,不断地有新入局者,能容纳更多玩家。借用姬十三的话,“这个行业不太可能出现寡头,至少有5~10家共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