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任性而固执,那是小时候。如今我已不同,比之更多的是隐匿。不再将自己暴露于文章之上,或许是一种沉默的哀恸。
一
有板有眼,拿腔拿调的文章,中规中矩,不能说这文章不好,也许有好的,但是,终归少了些灵气。
有很多自媒体成名的作者,给人办理线上的写作教学,说按照同样的模式套路写文章,就一定会有阅读量,甚至能成为一篇爆文。说实在的这不失为一种短期内获得关注度的方法,只是这真的是写作者的初衷吗?
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愿意公式化的写作吗?这不是束缚吗?
我们看过太多的文章,太多的故事,太多的人生,已经有所麻木,可是写作的人需要有洞察力,敏锐和细腻的情感,不然写不出令人动容的文章。
辞藻华丽的堆积,若无内涵,便有卖弄之嫌。而有时,写的隐晦的词句,无人明了,甚至是被人看不懂,心里也是百般滋味交织,难免意难平。
诺丁山二
我又想起了电影《海上钢琴师》里1900,他只在一台钢琴上弹琴,手下操控的是99键,所以他不下船,只愿在有限的空间施展他无限的才华,他看上去是束缚的,但他却是无比自由的。
倘若学习很多写作的格式,那当年文言文,七言律诗,四言绝句,诗词歌赋这一切不是更值得学习的吗?
放开白话文的写作,随心随意的书写,是一种进步呢?还是一种退步?
文学的发展,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却不能摒弃它的历史,它的文化需要传承,这是国人文化的魂,需要沉淀与更新。
百家争鸣,求同存异。二十一世纪,自媒体盛行,人人都能写文章,人人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文章,也正因如此,文章能保证量却无法保证质。
千人千面,万人万语。似乎每个人都自诩才华出众,却逃不开文人相轻的局面。
诺丁山三
写作者大概是一位匠人,它不同于雕塑家,有具体的劳动展现力和一览无余的视觉表现力。只有肯细心琢磨的人,才能从一篇文章中看出璞玉浑金的精神文化。挖掘出甚至是作者都在潜意识中没有被自我察觉的信息。
就像是《罗马假日》和《诺丁山》它们的区别,故事大多类同,只是结局不同,便多了些许耐人寻味的嚼头。
前者最后升华了爱情的主题: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而后者无限放大了爱情:无惧身份悬殊,爱能成为一切可能。
这是一个开放的年代,文学就像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漂浮了千万年之久。似乎爱情也是一样,所以文学似乎离不开爱的主题,这是永恒的学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