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读《人生只有一件事》的第二部分的第6章(最后一章)还在学活好。
我很喜欢这一章开始前的这两句话:
“生而为人,我到底是来做什么的?”“我是来学怎么活的!”
这一章一共包含了12篇文章,我的理解是,从学要做和不要做两个方面来说的。学要感同身受、要说好,要听话,要感恩;不要在亲密关系了只讲道理,不要计较。文字非常朴实但有力量,故事非常真切,读着读着,我眼前仿佛出现一个智慧老人和善又温柔的和我讲着这些,而我也听得很入迷,对于其中不少内容也有自己的体会。
尤其是对于说话这个点。什么时候说,对谁说,说什么内容,都非常关键,一个搞不清楚,就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者困扰。
关于什么时候说,我觉得这不仅要考虑说话者自己当下的状态,还要考虑听者的状态,或者说得再明确一点就是,他是否也在这个当下想听。可能做培训的缘故,我之前一度好为人师,看到别人有什么问题,就忍不住想给建议,毫不考虑别人是否想听,而我自己居然没有意识到,直到我开始学习咨询,我才发现那时候的自己是多么自以为是,我深深的反省,现在的我,很少直接给别人建议,我总是尽可能给别人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而我实在忍不住给一点个人的想法前,我都一定是要做好铺垫,且询问对方是否想听,一旦得到的是不要,我就立刻闭嘴。因为我明白,什么是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我更愿意和那些想和我聊,并且需要我的人多聊一会儿,而那些不想聊的,我就不去打扰。
关于对谁说,我觉得不是和谁都要说,而是和自己同频的人说就好。我相信,鲜花盛开,蝴蝶自来。以前我一度认为要社交,要去努力认识各种大牛大咖,后来渐渐发现,即使有机会认识了,自己没有什么价值输出,在大牛大咖那儿也只是过眼云烟而已。就像我现在一直和咱们当地某个圈子里比较厉害的两个老师走得比较近,我也曾怀疑,我这么一个职场经验不足8年就辞职,学历一般,也没有很厉害成果的普通小白,怎么能得到他们的青睐,后来有一次我忍不住和她们聊起了这个话题,而她们的回应让我很震惊,她们说那时候搞活动就注意到我,很细心,很耐心,而且很有热情,所以她们都管我叫小太阳,再多接触下来,她们听过我试讲的课程,她们觉得我很有感染力,平时的沟通,她们觉得我很有想法……我从来没想过,在别人眼里,我这么好,是她们给了我更多的信心,现在我有什么事情也经常向她们求助,而她们总是能给到我很有帮助的指引。
关于说什么内容,这就是表达了,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等等,都是老生常谈了。今天早上分享时,一个书友提醒了我,我之前给他们分享了一个事不过三的原则,就是每次只讲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涉及的细分点不要超过3个,太多了容易让人眼花缭乱,抓不住重点。我其实是个很容易发散的人,聊着聊着就放飞了,后来每次我在分享前,我就做一件事,把关键词写下来,这招我屡试不爽,每次觉察到可能跑题了,就看一眼关键词,很快就回来了。当然,这个点的核心我认为是不贪,就是不要太贪心,一次讲太多你累,别人可能更累。
今天晨读结束,正好有两个伙伴和我约了聊事情,我分别和他们聊了半个多小时,他们都反馈很有收获,这也让我非常高兴。辞职的这1年多时间里,最近突然发现我在说话方面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正如前面说到的,我知道要考虑什么时候说,对谁说,说什么内容了,也因此结识了不少的伙伴,还有一些自己的小粉丝,这真是意外之喜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