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空气仍然是凉凉的,清亮的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每个人的脸上,分明感觉到了离别的忧伤。阿华的小女子已经穿好了衣服,由她爸爸抱过来放到了阿华的怀里。四姐早已经起来了,搬了凳子坐在门口笑眯眯的看着我们懒床。再不起就要脸红了,于是各自穿好衣服下了地。 梳洗完毕,进了外面的单间,见已经摆了满满一桌子的酒菜和煮好的饺子,大路和小兆已经稳稳的坐那里对饮起来,阿华的老公直直的坐那里,不经意的挑着菜。我不禁想到,四姐果真是个勤劳又持家的女人! 我和唐老丫搬了凳子凑了过去,对他俩说:
“怎么,你俩是要早上喝酒一天醉么!”
“是一定要喝的,不然还哪有机会。”大路说着,拿了一个杯子倒上了酒,推到我的面前,
“你也是要喝的。”
大路知道唐老丫不怎么会喝酒,所以只给她倒了一点饮料,阿华也因为孩子的缘故也不能多喝。
“好吧,不醉不归吧。”我说。
就这样推杯换盏了一阵子,唐老丫不肯多坐,跑到外面看风景去了,阿华抱了她的小女子也随着去了。我也是不想多喝的,借故也跑到了院子里。只见整齐亮丽的四间蓝瓦房,墙面贴着晃眼的白瓷砖,东西并着两排猪舍,几只鸡鸭悠闲的溜达在院子里。油黑乌亮而又高高的门庭,上有牌匾,除了名称外,还留有电话号码。
“哎呀,这是多么美妙的田园生活。”阿华叹道。
“是啊,这小日子过的极滋润呢。”我说道,“对了,前些日子你不是和小辉他们聚了么,他们现在怎样?“
“小辉他们吗?呵呵,人家还用说,年薪几十万,虽然辛苦,但过的充实。阿华说。
“可不,咱同学之中厉害的人太多了,都是叱诧风云的人物。”唐老丫说。 正说着,大路疯颠的从屋子里跑了出来,手里拎着相机,
“来来来,照像了,留影留影。”
几个人就开始排起队来,左站一下,右站一下,嘻嘻哈哈,鼓捣了半个多小时,看了看时间,已经是快十点钟了。
“咱们是不是该走了呀?”小兆看着我们几人的脸,想求得我们的意见。
“可不,再不走就赶不上车了。”唐老丫说。
“要不是因为你们工作吃紧,又有家要照顾,不然断不会让你们就这样回去的,定要留下来多呆几天才行。”
大路的眉毛不再上下挑动,而是象八字一样耷拉在那里。
“是啊,是啊,急三火四的,跟催命一样。”宋四说着,眼里含了不舍。
“还有机会见的,会再见吧。”唐老丫尽量保持着微笑。
大家一时竟都沉默了起来,连能言的大路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只呆呆的戳在那里,地上倒着他瘦瘦的身影。 记得三毛有句话:今日的一聚,是多少年的等待才换来的。不知我们还要等多少年才能有下次的相聚,只知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末能再相聚,或许至死也不能了吧,因为听说有同学已经故去,他在临死时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再见一见同学们,但始终是没得见的,因为大家都天各一方。无论如何,今生我们能相识,并一起度了三年美好的青春时光,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了,只愿同学们都能各自安好吧。留此小文,以示纪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