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记录?
1. 记录时间是合理计划的前提
Recording makes a reasonable plan. 由于不清楚自己做某件事事情具体需要多少时间,以及什么时候适合做这件事,很多人的计划都无法得到执行。比如我学生年代经常做的假期计划:
7:00 起床
7:00~8:00 语文作业
8:00~9:00 数学作业
9:00~10:00 英语作业
10:00~11:00 物理作业
11:00~12:00 化学作业
12:00 午饭
这个计划一看就是不可能实现的,除了安排太满、不够具体等问题,最致命的一点就是:每一项作业真的都只需要一个小时么?比如英语,我现在做一张卷子,不加作文、听力,大概的时间25~30min, 所以一个小时显得多余。当然有剩余时间很好解决,休息一下就可以了 。但对于数学,不要说一个小时,再给我一个小时都不应搞得定,这种情况下,如果要严格按计划执行,那么无疑会让我失去对计划的掌控感,因为完不成任务而对自己感到失望,影响后续计划的继续执行。
所以,只有清楚、或者大致比较清楚地了解我们做某件事情(尤其是经常在做的常规事件)所需的时间,我们的计划才有合理。
2. 记录时间帮助发现问题。
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费,首先能回答“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问题。因为大多数人,是无法通过回忆将自己过去一天的24个小时拼凑完整的,而那些拼不回来的时间,通常就是我们“浪费”的时间;其次,通过和标准用时对比,可以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比较薄弱,需要针对性提高。比如,英语考试中一篇300字的阅读,如果花了10分钟还没读完,那就需要想办法提高阅读速度。
3. 记录带来成就感。
通过记录自己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去过的地方、做过的有意义的事、甚至刷过的试卷,都可以通过回顾“数字”轻易为我们带来成就感。比如,我在2017年的年度总结中写道:今年看了75本书。这个数字一下子给了我成就感。而如果没有记录,仅凭被时间冲淡的、碎片化的记忆,是很难体验到“积累”的成就感的。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的加快,我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时间不够用。但仔细想想,为什么有的人一天同样是24个小时,却能做别人多出好几倍的事情呢?我们真的是没时间么?还是没有高效率地使用时间呢?我个人更倾向于后一个答案。
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个小时,但通过合理地计划,我们是完全有可能拥有比现在更多的时间的。今天,就为大家带来5个我非常喜欢的高效率时间利用法则。
No.1 错峰行事
“避开高峰期”是我个人坚持了很久的效率策略,因为高峰期带来的不仅是费时的排队,更是排队时压抑、焦躁、烦闷的情绪体验。所以,要么去早一点,要么去晚一点,千万别在大家都要去的时候“紧跟潮流”。比如,中午下课,如果没办法跑到前面去抢饭吃,那么与其把时间花在排队上面,完全可以在教室刷会儿题再走,或者仅仅就是休息一下,也比在人挤人的队伍里忍受焦躁要好得多。
No.2 听觉学习 —— 耳机省出来的暗时间
生活中有很多身体必须要劳作,而大脑几乎完全不用思考的时间,比如说一个人走路、坐车、洗澡或者做家务的时候。所有这些时间,我们都可以利用起来,使其成为“思考的暗时间”,即消化、反刍以前所学的内容或者针对某一个特定主题进行思考。但问题在于,人在没有纸笔等外在工具辅助时,很难将思维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否则冥想一事也就不需要那么多专门的训练了。但通过耳朵,我们可以相对轻松地把这些暗时间利用起来。
从2014年起,我开始采用“听”的方式来度过大部分暗时间。第一次发现“耳朵的用处”,是我在一个学期不到的时间里,利用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听完了蒋勋说红楼梦,约240个小时。在那之前,我完全不敢想象自己有这么多没有利用起来的时间。在那之后,耳机就成了我最喜欢的东西之一,几乎走到那里耳朵里都塞着耳机。而手机里也常年备着各种各样可以听的材料。目前最常听的有:得到的各种专栏,喜马拉雅的一些节目,以及其他自己寻找的音频材料(晓松奇谈、English pods、All ear English等)。
No.3 以教促学 —— “学得最多的,是我刚做老师那几年。”
我一直认为:一个东西,你如果不能给别人讲清楚,那么绝大多数情况下,你自己也没有搞清楚。而我们什么时候学得最快也最透彻呢?—— 当我们要去教别人的时候。所以高效学习法的原则是:用输出倒逼输入。想象自己是一个正在备课的老师,学完这个点就要站上讲台,讲不好就有可能丢掉工作。
那么对于做不到这一点的同学,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法则:不放过任何一个向别人答疑的机会。如果有人向你问题,千万别觉得烦或者浪费时间,能帮别人解决这个问题,往往意味着你要掌握得比他更好,才有可能给他讲清楚。而通过别人的不断发问,也能帮你看到那些被自己忽略的点,从而给你一个查缺补漏的机会。
No.4 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饮食和睡眠。
饮食需要保证最基本的营养摄入。
我的身体一直很差,我爸妈的解释是我不爱运动,我也一直这么以为。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周围跟我一样很多不爱运动的朋友,身体也健健康康的,不像我风一吹就感冒。后来才知道,是吃出了问题。大多数有营养的食物,都不在我喜欢的范围之内。苹果我嫌难啃,鸡蛋我嫌口感不好,瘦肉我嫌有味道,水果还挺喜欢,但总是忘记吃。An apple a day keeps a doctor away. 原来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
睡眠除了保证时长和质量,时间段也很重要。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我们学校的早读是7:20,上班第一年,我12点左右睡,7点起,每次到教室都困得不行,总要趁着第一节课上课间隙在办公室眯一会儿。后来机缘巧合,调整了生物钟,11点睡,5点半起,但整个人的精气神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最大的不同在于,早起之后,一般都有任务完成(否则也不需要早起)。我现在一般是早起备课,为了备好课,需要让自己进入思考状态,相当于提前主动叫醒了大脑。比起以前用上班这个理由被动叫醒自己,主动叫醒让自己对生活更有掌控感,负面情绪少了很多,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和学习。
除了基本层面(体力)的精力管理,生活中还有很多事能消耗我们的精力。比如“未竟之事”。一切我们想要完成而没有完成的事情,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处理,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专注度。而专注度的降低,也就意味着效率的下降和焦躁情绪的衍生。但幸运的是,“妥善的处理”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完成这件事。只要我们能将这些事“外包”出去,就能极大限度地解放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完成更重要的事。
最好的“大脑外包”,就是把那些我们想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并设置好提醒时间,以确保不会错过。而手机的备忘录,恰好可以完美地实现这一外包工作。和传统的纸笔比较起来,除了记录、计划、它还有更方便的提醒功能。所以,反正现在我们大家好像都患上了“手机依赖症”,索性更大限度地把它利用起来,方便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No.5 情绪管理
1. 接受负面情绪,寻求解决之道
学习工作中产生压力是很正常的事,并且压力通常也会让我们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能认识到自己正处于负面情绪,并向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才是健康的心理状态。相反,一味地压抑自己的情绪,反而会让自己更加烦躁。
2. 主动维持正面情绪
在这里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情绪调节法:情绪ABC理论。其中A代表Antecedent,事件本身;B代表Belief,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C代表Concequence, 我们对事件产生的情绪。情绪ABC理论认为:是B而不是A导致了我们最后感受到的情绪。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因为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不一样。
也就是说,我们是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对一件事的看法,来改变自己的情绪的。并且对一件事进行正面解读,往往比负面解读更容易带给我们好心情。比如前几天我班上有个学生在自己手上画了个小猪佩奇,并且在晚自习的时候一直盯着看。如果我把这件事解读为他对我的不尊重,藐视课堂纪律,那肯定当场就得大发脾气。但当时我想的是,这个学生也太幼稚了,怎么这么好笑,结果当场哈哈大笑。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老说,要积极面对人生。从长远来看,正面解读比负面解读更有助于我们维持正面情绪。
3. 主动寻求正面情绪
除了遇事往好的方面想,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段主动寻求正面情绪。比如运动、和喜欢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吃好吃的东西、去好玩的地方,甚至简单地听听励志歌曲,都能让我们获得快乐的情绪。简而言之,主动远离负能量。
写到这里,今天的分享就差不多啦~错峰行事、听觉学习、以教促学、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喜欢哪个就赶快试一试吧!欢迎留言分享你的使用心得哦~也欢迎你将本文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