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其父母因“祷于尼丘得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此拆尼丘山为名字,以志孔子诞生之由。
颜回,春秋鲁人,字子渊 《说文·水部》“渊,回水也。”段玉注:“颜回,字子渊。
屈原,战国楚人,名平 《尔雅·释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
项籍,秦人,字羽 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籍亦鹊之假借。鹊,鸟名也,故字羽。
公孙瓒,字伯硅,汉人 《周礼·春官·天府》:“裸圭有瓒,以肆先王。“圭”通“硅”。
蔡伦,汉人,字敬仲 《广雅·释诂》:“伦,顺也。《孝经》:“以敬事长则顺。”故以“敬”应“伦”。仲表示行第
班固,汉人,字孟坚 《说文》:“固,四塞也。”段玉裁注,“凡坚牢曰固。”固、坚义近,故相协。
班超,汉人,字仲升 《说文·走部》:“超,跳也。”跳则使身升腾。
司马相如汉人字长卿 因慕蔺相如之为人,遂取其名。蔺相如为赵国上卿,故以“长卿”为字。
王莽,汉人,字巨君 莽、巨皆有大羲,故相协。《小尔雅·广诂》:“封巨、莫、莽、艾、祁,大也。”君为美称,故为字饰。
扬雄,汉人,字子云 《诗·北风·雄雉》:“雄雉于飞。《东观汉记》:“大丈夫生常雄飞,安能雌伏?”以“云”应“雄”,意欲如《庄子·逍遥游》之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张良,汉人,字子房 良,谓王良;房,谓房宿。皆星名。《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王良策马,车骑满野。"《尔雅·释天》:“天驷,房也。”郭璞注:“龙为天马,故房四星谓天驷。”王良古之善御者,因以为天上掌管天驷之星宿名,故以“房”应“良",“子”为男子美称。
曹操,汉人,字孟德 良:荀子·劝学》:“夫是之谓德操。”“谓有德而能操持也。”《汉书·张汤传》:“汤客田甲虽质人,有贤操。”颜师古注:“操,谓所执持之志行也。”所执持之志行即是德行。
诸葛亮,三国蜀人,字孔明 《老子)第二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河上公注;“孔,大也。““孔明”,义谓大明,与“亮”乃同羲相协。
关羽,三国蜀汉人,字云长 《诗经·大雅》:凤凰于飞,郯翔其羽,亦傅于天《逍遥游》中,大鹏之翼若垂天之云,故以“云应“羽”,缀以“长”,意谓前程长远,傅于天绝云气之义。
庞统,三国蜀人,字士元 《易·乾挂》:“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尔雅·释诂》:“元,始也。”以“元”应“统”,同义相协。
赵云,三国蜀汉人,字子龙 《易·乾卦》:“云从龙,风从虎。”子为男子美称.
周瑜,三国吴人,字公瑾 《说文·玉部》:“瑜,瑾瑜也。”“瑾,瑾瑜,美玉也。“公”为美称。
孙策,三国吴人,字伯符。 策、符皆为受君命或受天命之凭证。
曹植,三国魏人,字子建 《左传·定公十年》:“皆至而立,如植。”陆德明释文:“植,立也。”《说文》:“建,立朝律也。”段玉裁注:“今谓凡竖立为建。”同义故相协。“子”男子美称。
吕蒙,三国吴人,字子明 "蒙"有幽暗之象,与“明”反羲相协。《易·蒙卦》王粥注:“夫明莫若圣,昧莫若蒙。“子”为男子美称。
鲁肃,三国吴人,字子敬 《尔雅·饰训》:肃肃,敬也。子,男子美称。
山涛,字巨源晋人 源泉水盛,则生波涛。巨,大。
阮籍,晋人,字嗣宗 籍,承继,左思《咏史诗》:“金张籍旧业,七叶耳汉貂。《尔雅·释诂》:“嗣,继也。”同义故相协。继以“宗”,欲其宗族昌盛,永相继续。
陶潜,晋人,字渊明 《诗·小雅·鹤鸣》:“或潜在渊。”又《正月》:“潜虽伏矣,亦孔之。”朱熹集傅:“明易见也。"言虽潜于渊,亦明可见。又“潜”舆“渊”义相连,与“明”反義相协。
郦道元北魏人,字善长 《易·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故以“善长”应“元”。“道”,行辈宇。
李白,唐人,字太白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长庚又名太白。《史记·天官书》:“太白,白,比狼。"太白星光亮而白,亮度如天狼星。故以“太白”应“白”。
杜甫,唐人,字子美 “甫者,男子之美称、”故以美应甫。“子”亦有男子美称。
房玄龄,唐人,字乔 《旧唐书》作名乔,字玄龄。乔,谓仙人王乔。仙人长生,故应以“玄龄”。犹言仙寿。
杜牧,唐人,字牧之 “牧,养牛人也。"名与字同,饰以“之”谓牧养之。
王昌龄,字少伯,唐人以“少”应“龄”,谓在冲幼。此示谦退。
王勃,字子安,唐人 勃、安反义相协。《说文·力部》"勃,排也。"段玉裁注;“排者,挤也。今俗语谓以力旋转曰勃。排挤则会动摇,故以“安”应之。
崔护,唐人,字殷功 汤民春秋·古乐》:“般汤即位,夏为无道…·汤於是率六州以讨桀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宁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护》。”以“殷功”应“护”,言《大护》之乐,乃歌领殷之功者。
白居易,唐人,字乐天 《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侯命。"又《哀公问》:“不能安土,不能乐天。"居易即安士。又《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柳宗元,唐人,字子厚 《易·坤卦》:“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子”为男子美称。
王维唐人,字摩诘 维摩诘为释家之大乘居士,曾以称病为由,向释迦牟尼遣来问疾之弟子文殊师利等宜扬大乘深义。王维信佛,故拆维摩诘以为名字。
狄仁杰,唐人,字怀英 《说文·人部》:“杰,材过万人也。“《吕氏春秋·知分》“此天下之豪英。高绣注:“万人为英。英、杰皆谓人中之特出者,故相协。因《礼记·礼运》有“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远也,而有志焉。”之语,故以“怀”,言有志于英杰之所为,故怀思之。
韩愈,唐人,字退之 《论语·先进》:子贡问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何晏集注:“愈犹胜也。《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愈”犹胜,胜人则亦失中,故当“退之”以使其合于中庸。
白行简,字退之。《易·繫辞下》:“德行恒简以知阻。”知阻就不会妄进,所以用“知退”来相对应。
孟郊,字东野。《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说文·里部》:“野,四郊之外也。”这几个有关郊外的相近词,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肯定被提及过。而“东”又为四方之首,且主春;春为农作之始,郊野为农作之所,所以用“东”饰“野”。
元稹,字微之。稹有致密意。《说文·和部》:“稹,种穊也。”段玉裁注:“此与鬒为稠发同也。引申为凡致密之称。”致密则细微,故以“微之”应“稹”。
李商隐,字义山。《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商末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以为“以臣弑君”,叩马而谏,太公称为“义士”,舍而不杀。周朝建国后,“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上”。故以“义山”应“商隐”。此外李商隐的字还有第二种说法,汉初有四个大贤人隐居在商山之中,号为“四皓”,所以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可能取义于此。
温庭筠(yún),字飞卿。本名岐。“飞卿”与“岐”相协。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岐为周人发祥地,古公亶父始迁于此。至文王,“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羆,所获霸王之辅。”后果遇太公,遂立为师。后姜太公佐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非虎非羆”逐渐讹为“非熊非羆”,又变为“飞熊飞羆”。所以用“飞卿”应“岐”,即取姜太公于岐地,佐武王建立周王朝之典。。温庭筠出身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因为自小边十分有天赋,文思敏捷,每次入试之时,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因此有“温八叉”的称号。
另外还有贺知章,字季真。《国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章,即主持奏章。《说文·匕部》:“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以“真”应“知章”,意欲为仙官,为天帝主持人间上奏之章。
欧阳修,宋人,字永叔 《战园策·齐策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毛传:“永,长。”修、永皆为长。“叔”表行第或稚幼。
晏殊,宋人,字同叔 《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殊、同亦反羲相协。
辛弃疾,宋人,字幼安 先秦时人多名“去疾”“弃疾”意在祈求消灾。此效古人之行,而应以“幼安”。《论语·为政》;“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爱子,愿其自幼即百病不生,平安成长
文天祥,字宋瑞宋人 字“宋瑞”,意在颂扬本朝,言天赐祯祥,乃大宋之瑞。祥、瑞同相协。又字“履善”乃取《易·履卦》视履考祥,其旋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文意,履善则受祥。
岳飞,宋人,字鹏举 《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干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举”亦飞,《论语》:“色斯举矣”朱熹集注:“言鸟见人之颜色不善则飞去。"
王安石宋人,字介甫 《易·豫卦》:“介于石,不终日,贞吉。”甫,男子美称
包拯,宋人,字希仁 《说文·手部》:“拯,出溺为拯。以“希仁”应“拯”,意欲作民于水火的仁者。
张择端宋人,字正道 《孟子》:“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朱熹集注:“端,正也。“《礼记·燕义》有“上必明正道以道民"之语,故因“正"而及"道"。言选取正道。
朱元璋,明人,字国瑞 即明太祖。璋为瑞玉,是五瑞之一,因是国之礼器和符信,故瑞璋相应而以“国”为饰。见《周礼·春官·典瑞》。
张居正,明人,字叔大 《易·大壮卦》:“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故以“大”应“正”。
于谦,字廷益,明人 《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此为伯益赞助大禹时所建言,因言于朝廷之上,故以“廷”为饰。
唐寅,明人,字伯虎 十二生肖中“寅”为虎。
文徵明,明人,名璧 《荀子·大略》“聘人以理,问士以璧。”古时天子徵聘贤士,用璧为赞。《史记·儒林列传》:“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又“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微固。”故名“璧”字“徵”。缀以“明”,取受徵聘于明时之意。
归有光,明人,字熙甫 《诗·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故以“熙”应“有光”。“甫”乃男子美称。
吴三桂,清人,字长白 柳永《望海潮》:“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桂开花结于三秋,而西方主秋,其色为白,故以“长白”应“桂”,意欲永盛千秋。
纪昀,清人,字晓岚 《玉篇·日部》:“昀,日光也。”《说文·日部》:“晓明也。”光,天破则晓,故昀晓相应。“晴朗日,山峦蒸润之气为岚”,与日光相关,故以为缀饰。
年羹尧,清人,字亮工 《后汉书·李固传》载,帝尧殁三年,帝舜哀慕不已,“坐则是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画·舜典》记帝舜命臣“惟时亮天功”。故以“亮工”应“羹尧”。工通“功”
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熹是光明,晦是阴暗,两者正好相反。
赵孟頫,元人,字子昂,頫(同俯)是低头,昂是抬头,两者正好相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