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年的你》刷屏: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你,请一定打回去

《少年的你》刷屏: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你,请一定打回去

作者: 键盘就是力量 | 来源:发表于2019-10-29 09:40 被阅读0次

    我们在教孩子为人要善良、柔软的时候,却忽略了孩子与“恶”的距离,远比我们想象中要近。

    那些“恶”所带来的伤害,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难以愈合的痛。

    如果我们不能护孩子一世周全,就请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有还击的勇气!

    ——虎妈

    作者 | 李核桃

    来源 | 男孩派(洞见旗下百万亲子账号)

    《少年的你》火爆程度,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预售前7小时票房破亿,上映15小时破2亿;31小时破3亿,连续三天蝉联单日票房冠军。

    豆瓣评分8.5,超过了95%的爱情片和90%的剧情片,被认为是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青春片。

    青春片,讲的不止是青春,还有校园。

    作为一部聚焦校园霸凌的电影,最该观影的不仅是年轻人,还有我们做父母的。

    电影中,陈念问怀孕的预审女警:“如果世界是这样子的,你会忍心让孩子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吗?”

    相当戳心了。

    不是所有的霸凌者,最后都得到了惩处,也不是所有的陈念,都能遇到守护自己的刘北山。

    孩子被欺负,最心疼的一定是父母,可再强大的父母也无法24小时守在孩子身边。

    做为孩子最温暖的庇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面对霸凌,教孩子做一个不好惹的人,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使命。

    孩子别哭,你越懦弱,受伤越多。

    《少年的你》中三个受害者,皆因懦弱而被欺负。

    影片一开始就跳楼的胡小蝶,她的座位上被倒了红墨水,她不敢声张,默不作声地坐了上去。

    在卫生间里,施暴者将厕纸往她身上、脸上扔,她麻木地靠墙站着,不敢反抗。

    懦弱至此,她成了第一个被欺凌者。

    陈念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她没有父亲,母亲常年在外躲债,她也不想交朋友,一个人活成了一座孤岛。

    当她的座位上出现了象征着霸凌开始的红墨水时,不愿惹事的她像胡小蝶一样,选择了沉默。

    沉默换来的是变本加厉。

    施暴者将她母亲躲债的信息发到班级群里肆意嘲笑,她气得直哭,但仅此而已。

    体育课上,别人用排球砸她,她只是摸了一下头,更多的排球接二连三地砸来,她也只是大叫了一句“你们够了”。

    下楼的时候,施暴者公然将她推下楼梯,还挑衅地瞪着她,谅她也不敢怎样。

    受害者步步后退,施暴者步步紧逼。

    终于,在那个令人揪心的夜里,陈念被一群人殴打、扒光衣服、剪掉头发、肆无忌惮地拍裸照和视频。

    即使如此,小北决心替她报仇时,陈念还是拼命拦下他:再忍忍,再熬熬,熬过高考就好了。

    第二天,她顶着寸头,带着一身伤痕去上学了。

    隐忍至此,陈念成了那个最让人心疼的孩子。

    第三个被欺凌者比较特殊,她是施暴三人组的成员。她其实不想伤害别人,可如果她不跟着施暴者“为虎作伥”,下一个被霸凌的就是她。

    面对欺凌,她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退缩,没有一个去反击、反抗。

    毫无例外地,她们也承受了很多非人的折磨。

    所以面对校园霸凌: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

    沉默、隐忍、后退都是无用的,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身后可能是万丈深渊。

    你越懦弱,坏人越残暴。

    只有奋起一搏,才有逃出苦难的机会!

    孩子别怕,挨打了一定要打回去。

    如果没有小北,不敢想象等待陈念的是什么。

    小北是个街头小混混,全身隔三差五地挂着伤。第一次露面,他就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自己的生存逻辑:

    挨打不重要,挨打我一定要打回去

    他被三个人围殴,满脸的鲜血与污泥,一点还手能力都没有,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可他并不是一个任人蹂躏的主,瞅准时机一个暴起,狠狠地将为首者按倒在地一顿暴击,打得对方动弹不得。

    对方有三人,看见这样凶狠的反击者,也不敢恋战,彼此搀扶着走了。

    孩子,如果别人欺负你,你只是一味地隐忍,不但于事无补,只会增强施暴者殴打的快意,打得越发兴起。

    还记得那个被打死的陇西14岁少年吗?

    因为一副耳机,他被5名同学围殴,他既没有跑也没有还手,硬生生地挨下了所有的拳头。

    结果,“后脑勺头盖骨被打破,左侧眼角处骨头骨折,背上一根肋骨骨折,下体肿成两个拳头大”,最后因颅脑严重损伤,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你一定要打回去,哪怕打不赢。

    如果你不打回去,对方一定会觉得你好欺负,还会再来打你。

    孩子别忍,面对恶意伤害,不要委曲求全。

    杭州某个英语培训班里,某个游戏环节需要同学们躺下,一个姓姚的男孩不但没有躺,还朝另一个同学头上踢了两脚。

    这个同学比较内向,被姚同学拍、打、踢不止一次了,他没有哭闹,也没有还击。

    他妈妈看见之后,就亲自抓着他的手去打姚同学,并教育他“要打回去”。

    很赞同这位妈妈的做法。

    反击可能不够有力,但一定要有态度。

    再小的欺凌也是欺凌,教孩子亮出自己的拳头,就是亮出自己的獠牙,亮出自己不好惹的气质。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做客《开讲啦》时,有人问她:如果孩子被打,您会支持他打回去吗?

    李教授毫不犹豫地回答:“肯定会啊!”

    她孙女被一个小男孩抱起来扔下,磕到凳子上,头都肿了。

    她就对孙女说: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就揪他的耳朵,两边拽,一拽他就疼了,就会把你放下了。

    当时很多观众还觉得这是“以暴制暴”,会教坏孩子。

    可平心而论,如果这种事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呢?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教孩子学会反击,并不是狭隘地教他“以暴制暴”,而是让他拥有自保的能力,做到“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孩子别担心,父母就在你身后。

    《少年的你》中,陈念最令人心疼的是她的无助。

    她没有爸爸,妈妈为了躲债,只留她一人在家。以至于陈念在家门口遇到霸凌者的围追堵截,只能满街乱窜,有家不能回。

    影片中,陈念被欺负后,只能流着泪给妈妈打电话,但她知道,妈妈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即使自己遍体鳞伤,还是压抑着哭腔鼓励妈妈坚强,不要掉链子。

    这让我想起另一部反映校园欺凌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电影的主人公易遥,父亲早亡,母亲是一个收入低微按摩女,生活的艰难将她逼得暴躁易怒,动不动拿女儿出气,说易遥长着一副好欺负的脸,一点也不过分。

    父母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即使不能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富足,至少也要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有妈(爸)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爸)的孩子像棵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家庭幸福美满,父母无条件支持,这是我们能给孩子提供的最好的资助。

    这样当他遇到暴力威胁时,才不会一边流泪,一边生生硬扛,而是勇敢地亮出自己的拳头。

    因为他知道,即使输了也不怕,他的背后还有爸爸妈妈。

    孩子别怂,真正的强大,是自己不好惹。

    每个生存逻辑背后,都有着刻骨铭心的教训。

    我曾因为家庭变故转到另一所小学,当时,班上有朵“霸王花”,全班女生都要听她的话。

    我新来乍到,一个朋友都没有,“霸王花”便开始了对我的“驯服”。

    一开始是言语挖苦,嘲笑我的口音,吐槽我的字迹,我瞪了她。

    她看我不服,便撕了我的作业本,还嚣张地说:“你敢不听话,我告诉我哥。”

    她的两个哥哥都在高年级,其中一个哥哥还是学校大队长。

    我虽忌惮,但还是毫不客气地折断了她的铅笔。

    她往我脸上吐吐沫,我就去抓她的脸。

    她哥哥赶来时,虽然不客气地把我抓开推倒,可我看到她一脸乱七八糟,还是很解气,她还没出过这么大的丑呢!

    那天之后,她再也没找过我的麻烦,我也因此一战成名,拥有了很多新朋友。

    黄渤说: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你强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

    反击了不一定有用,但反击的意义在于警告,在于威慑。

    打不打得赢,是能力问题;反击不反击,是态度的问题。

    孩子,面对霸凌,一定要有亮出拳头的勇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的你》刷屏: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你,请一定打回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ta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