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天,恰是雨后天晴,时值傍晚,西山的太阳光线清澈而温暖,没有中午时的热辣滚烫;天空蓝蓝的,没有云彩;空气清新恬静,怡人心脾。
街道上的行人急急地向家里赶去,汽车、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应有尽有,路两侧的门市开着张,三三两两的服务员候在门口,热情地微笑着……一幅城市街道的生活图画跃进眼帘。
应朋友之约,走进一片美景地——荷花池塘,满目荷花;曲径通幽,亭台木屋,极尽人间美好。
朋友相约相聚,一起想到了这片宝地儿。这是朋友的朋友打造的人间仙境,占地半亩,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来到此地,身心彻底放松。站在荷花池边,禁不住手机猛拍,将美景驻入手机,永久保存。
荷花、亭台、木屋未见过?当然见过,一见再见,依然美,美轮美奂。既是美景,何时欣赏,它就在那里,有心情,有情趣,无厌烦无不屑,对美的追求,从未懈怠,好奇心强。即使来过,或者即便有似曾相识之感,也如初见般惊喜和赞叹。
来到此地的人都会感叹,不管多少次:世上竟有这么美的荷花池?!想必有专人规划、专人养护,管理呵护到位,不然怎会长得如此茂盛?简直景象壮观:一朵朵荷花“芙蓉出水”,散发出阵阵清香……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赞美荷花的诗句数不胜数,荷花在人们心中永远都是美丽高洁的形象。
聚在小木屋就餐,房间全部用木头搭建而成,地板是木地板,走进去,像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心陡然安静。
木头、石头、砖和瓦是我的最爱,尤其到了现在这种年龄,喜欢天然,喜欢返璞归真,木头的味道和感觉,对石头的各种遐思,砖瓦的质朴,小时候生长在农村的记忆,不但挥之不去,反而更加深刻和爱之强烈。如果我是设计师,必用这些元素。
以聊天说话为主,朋友准备了女士红酒,彰显仪式感。氛围要有,感情更真,酒用来表达感情。酒文化好就好在,有了酒,多了说话的愿望和气氛,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最好的喝酒气氛是你不让我喝,我愿意端起来一饮而尽;我不让你喝,你也端起来滴酒不剩,不但喝,还愿意多喝。喝完了,开始略微兴奋,感情表达得更真挚,更热烈。说到兴奋处,开始互相表白,进入互夸模式,承诺着下次相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真诚又真挚。
饭桌上的肉是自家养的羊,饭桌上的菜是自己种出来的菜,吃的是一种什么感觉?不是饭店里的感觉,那是家的感觉,绿色的健康食品点燃了味蕾。
生活过成这样,也是有了一种人见人羡的味道。聊天聊到人最终应该追求什么?当然不是躺平,是得有事业,为社会、为家庭做出贡献,兼有自己健康的生活品味或模式,有享受生活的时间,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偶尔相聚,有可聚的环境,且无话不谈,舒服轻松。酒也不在贵贱,重在感情氛围。
出得小木屋,夜色下的荷花池别有一番意境,弯弯的月牙挂在天空,那微弱的光亮不明不暗,恰到好处。有人提议,去亭子那儿坐会儿吧。正合我意,但建议大家止语,安静地呆半小时,免得破坏了静怡的美景。安静下来,似独处一般,人和景融为一体,人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几天过去了,只要闲下来,闭上眼,那雨后天晴的天空、荷花池、小木屋,不自觉地涌进脑海,回味着那一夜的相聚,那喧闹的欢快和真诚,夜色下的安静和沉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