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网络上铺天盖地很多文章都在讨论35岁现象,比如:
河北唐山市地方政府取消各个路桥收费站,36岁的收费站工作人员失业了;
华为开始裁掉一批34岁以上的老员工;
很多企业和公务员的公开招聘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
就连知名演员姚晨也在最近腾讯视频的“星空演讲”中谈到了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
身为企业HR负责人还是职业生涯规划师的我,也不免被这股焦虑情绪所影响。
前段时间省内一所一本院校邀请我作为评委参加大学生求职模拟面试大赛,去的三个评委中一位是前制造业资深人力资源总监Z总,现在经营一家管理咨询公司,70后。一位曾经是我上家公司的得力下属,现在是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运营总监H,90后。我作为80后代表(也是典型的35岁危机人群代表)被夹在中间,深深体验了一把灼心的危机感。
70后的Z总人力资源实战经验丰富,分析全面,点评深刻,做事非常细致认真。90后的H对大学生问题剖析得一针见血,跟校方商务接洽有礼有节,关系维护得好,工作也做得到位。身为80后,往左看,自己跟70后资深前辈还有一大截差距。往右看,看到的是90后已经快速成长为公司中流砥柱,来势汹汹。 这段经历,让我不经反思,踏入35岁中年的我们,该如何才能从容应对职场中后期,让自己后半生拥有较为体面的工作和生活?
01 危机的本质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35岁的危机缘何而来?
前几天,我特意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请朋友圈里担任boss和高管的朋友回复一下,他们愿意录用什么样的35+中年人?得到了不少回复,虽然所处行业和企业阶段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的共性是“能力和资源与年龄相匹配”。
什么是能力和资源与年龄相匹配?就是到了35+的年纪,你在职场上得做到了中高管理层或者中高级专家吧?人脉资源也得有一定的积累吧?能力强的冒险派可以去创业,能力中等的稳重派可以通过人脉推荐或猎头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这个年龄段还只能通过招聘网站去找工作,只能说要不就是能力没到位,要不就是人脉资源太少。
典型人物代表:罗子君
而陷入中年危机的人,没做到这些,原因大概有三类:
1、 只满足于当下“稳定”的工作和生活,职场进取心不强,更谈不上有职场发展规划。这点在很多已婚已育的女性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对自己没有太多要求,把希望都放在老公和孩子身上。
2、 工作内容多年来都是在执行层面重复,缺乏复杂项目经历,导致个人能力和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年轻人几年后就能达到你的水平,工资还没有你要求高,还经得住加班。
3、 社交圈层只局限在企业和家庭内部,缺乏和外界交流,没有积累什么人脉,自然也没有什么贵人出手相助。
02 如何破局?
那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来破局呢?
我们来看一张职业竞争力金字塔图,你就会明白。
在我们20多岁刚毕业进入职场的时候,年轻体壮,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我们缺乏实际解决工作问题的技能。所以,职场发展前期,我们需要拼知识,拼体力,练就一项专长和技能,成为罗胖(罗辑思维主讲人)所说的“U盘型人才: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不是鼓励你频繁插拔(辞职),而是指你可以通过自己的专长和技能,无论组织内外都能有一席之地。
但U盘型人才也有几个弱点:
第一、没有人知道U盘里有什么,所以别人不一定找你来查;
第二、找你很麻烦。我得见到你本人,才能把信息导给我;
最后,别人不知道不同U盘的区别。比如都是做同一个主题的培训讲师,别人为什么找你不找他。
那怎么办?
新精英的创始人古典老师提出来,35岁以后我们应该致力于打造自己成为“云盘型人才”,所谓的云盘型人才,是在“U盘型人才”基础上,靠“能力+资源+才干”组合形成核心竞争力。挂在网上,大家都看得到,还可以偶尔体验一下。比如说罗胖,他之前在央视,原本只有行业内圈子的人知道他。辞职后和独立新媒创始人“申音”一起做罗辑思维公众号,做视频脱口秀,通过网络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会读书,会讲话,也链接了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资源和人脉。他的资源和才干做得非常好,他其实是个典型的云盘型人才。
再举我一个前同事的例子,也是从U盘型人才向云盘型人才过渡。我的这位好友,非常热爱培训工作,在企业里面也做了多年培训,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在职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在一些HR社群讲公开课,打造自己“培训专家“的标签,积累了一些知名度。后来二宝出生,先生又在外地工作,她很难全职在企业工作,于是辞职转型做自由讲师。
这个时候,原来在圈子里的名气和人脉就发挥作用了。不少曾经的学员介绍她去企业上课。现在她除了线下课,还把一些课程搬到了网上,通过各大学习平台为她导流,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流量。现在一年收入比起全职在企业上班还要高不少,是我身边成功转型的典型。
03 面对现实,坦然迎接
文章写到这里,也许还有些人说,自己还没有完成职场前期应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那怎么办?
首先,悦纳。有段话说得好:你现在过着的生活,也许不是你最想要的,但却是你最匹配的,换句话说,是你最应得的。
其次,系统梳理个人能力、资源。能力方面可以请身边对你比较熟悉的上级,同事对你进行反馈。有条件,还可以借助人才测评工具,比如北森测评,大五人格测评等。资源层面可以从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开始梳理,哪一些人是你需要学习的标杆对象,谦虚的向他们请教,帮他们做事,开始有意识的为自己积累黄金人脉。
最后,制定职场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知道方向,你才能有针对性的去提升,否则就陷入了知识焦虑。而行动计划则是帮助你一步步达到自己的目标。
以上,如果觉得有难度,可以付费请专业的职业生涯咨询师梳理,他们有专业的生涯咨询理论还有丰富的职场阅历,基本都是职场中高管,可以帮你快速找到方向做出改变。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摩西奶奶76岁学画,陶华碧和董明珠都是中年丧夫后才开始开启事业,还有很多人都是大器晚成。跟这些人相比,你才30多岁,还怕什么来不及?
此文写于36岁生日当天,谨以此文送给勇敢前行的你我。
作者简介:梦想摆渡人(微信公众号:梦想摆渡人工作坊,ID:mxbdr1130
),互联网行业14年从业经验,资深人力资源总监,新精英认证咨询师、培训师,致力于研究人才发展和人才培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