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我们常常不自主地成为了伪君子

为什么我们常常不自主地成为了伪君子

作者: 米熙free | 来源:发表于2018-02-24 21:16 被阅读0次

前段时间爆出的世界级丑闻,想必大家还未曾忘记。

老虎伍兹、爱德华兹、哈格德和斯皮策等人,曾经让我们无限尊敬,也让我们大跌眼镜。

简要介绍:爱德华兹曾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他以家庭观念作为竞选理念,但最终竞选失败,实际上他背着身患癌症的妻子偷情;老虎伍兹是以自律闻名的高尔夫运动员,但实际上他是个性瘾患者;哈格德是一位反对同性恋权益部长,后来人们发现他和一名男妓发生过性关系并且吸食毒品;斯皮策曾是州长和司法部长,不断对贪污腐败案件提出起诉,但他其实是某卖淫集团的常客,且该集团是政府的调查对象。

一个如此自控的人,怎么在诱惑面前轻易屈服?

从圣人到罪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之前,我们一直以为,当你表达一种态度时,你更可能按这种准则行事。但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让人惊讶。

教授们做了一个实验,结果是一些强烈反对性别歧视的人,更倾向于选择男性来担任空职。

当说到孰是孰非时,我们都能毫不费力的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选择,但是往往在实际决策中,却表里不一、背道而驰,为自己的胡作非为开绿灯。

要想破解这个现象以及找到克服它的方法,需要从心理学角度来深入探讨。

“道德许可效应”也许能解释,为什么一位财政保守派利用公款修自己家房子;一个宣扬并崇尚清贫的、每天骑自行车上班的官员,却贪污4亿之多巨款。

人,一旦进入“道德许可”,就往往会冲动,根据自己的直觉偏好做判断,而忽略该判断是否和他们追求的目标是否一致。当我们做善事的时候,会感觉良好,在做下一个决定的时候,往往被自己之前的良好行为所蒙蔽,人在觉得自己品德高尚的时候,都不会质疑自己的冲动。

我们自己生活中也常“道德化”一些东西。比如,我们办了一张健身卡,终于在当了一段洗澡卡后,开始了自己的健身计划。如果我们去锻炼了就对自己说“今天自己表现不错,自己’很好’  ”,没去就对自己说“今天表现不行,自己’很坏’  ”。那么,我们很可能因为今天去锻炼了,明天就不去了。

如果,我们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对自己说“自己很好”,没解决就说自己“不好”,那么,很可能我们会因为自己曾经解决过一个难题后,居功自傲,瞧谁都不顺眼,因为曾经的进步变得懒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学会恰当的夸赞,不要对孩子的品行、人格进行评判,而要对孩子的努力这种行为本身进行鼓励。

只要我们的思想中存在正反两方,好的行为总是允许我们做一点坏事。暂停一分钟,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样?

我们是否曾为自己辩解“我很努力地做到了这一点,我应该得到一些奖励和补偿”,而我们对补偿和奖励的渴望,常常使我们堕落,认为纵容自己就是对美德最好的奖励。我们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目标,屈服于诱惑。

“道德许可”最糟糕的部分并不是它可疑的逻辑,而是它会诱使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最大利益的事。它让我们相信,放弃节食、打破预算、多抽根烟这些不良行为都是对自己的“款待”,这很疯狂,对于大脑来说,它有可怕的诱惑力,能让我们把“想做的事”变成“必须要做的事”,那么从圣人到罪人,也就不难理解了。

也许,有人会觉得道德判断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认为罪恶感和羞耻心是最有驱动力的。我们在骗谁呢?最能带给我们驱动力的是获得我们想要的。将某种行为道德化,只会让我们对它的感觉更加矛盾。举个例子,如果别人或者自己告诉自己,锻炼身体、存钱、戒掉烟酒是件好事,而不是为了做这些事情达到我们的目标的话,如练出腹肌或马甲线、实现财务自由等,我们很可能不会去做这些事情,哪怕做了也不会长久的坚持下来,形成习惯。

这就是说,能让我们持之以恒的是达成我们的目标,而不是给予某件事贴上“好”、“坏”的道德标签。一旦从道德的角度思考自己面对的意志力跳战时,我们就失去了自我判断能力,看不到这些挑战有助于我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锻炼导致多吃。

小韩,决定在半年后的婚礼前,减掉十斤肉,于是开始了每周健身两次的计划,但每次健身后,她都觉得自己有权多吃点零食或甜点,就这样,锻炼成了她放纵的许可证,半年后不仅没瘦,反而胖了八斤。

这件事情的陷阱在哪里?

我们需要将锻炼看作完成目标的必要手段,而更健康的饮食是完成目标的另一个手段,而非将其中的一个手段看作是善行,两个不能互换,不能因为其中一个手段运用地好,就忘记目标,自我道德评定,飘飘然,更不能对另一个放松要求。

前进一小步后退两大步。

我们总是喜欢把进步当作放松的借口,进步可能会让我们放弃曾为之奋斗的东西,这不是说进步本身有问题,问题在于进步给我们带来的感觉。更有甚者,“道德许可”还会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过于乐观,给我们的感觉是将来计划要做的“好”的事情也值得称赞。比如,只是想一下,将要去锻炼的我们,很可能会比平常吃得更多。

如果只关注进步本身,很可能会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进步要想起到激励我们的作用,要怎么做呢?

我们要把自己的行动当作努力完成目标的证据。我们要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并紧盯自己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我们愿意付出什么。

真正牢记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就会抵制住与目标相抵触的冲动,从而避免做出于妨碍自己实现目标的行为。

牢记目标才会让我们的利益最大化,而非做“好”事时给自己戴的光环。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我们常常不自主地成为了伪君子

    前段时间爆出的世界级丑闻,想必大家还未曾忘记。 老虎伍兹、爱德华兹、哈格德和斯皮策等人,曾经让我们无限尊敬,也让我...

  • 做勇敢的自己

    既然人生没有标准答案,那我们为什么不让自己拥有自由发挥的权利,我们为什么不能活成想要的样子。 我们常常为了想要和得...

  • 识别伪君子、伪精英

    人类社会有两大病症:霸占了道德高地的,常常是各种伪君子;霸占了知识高地的,常常是各种伪精英。 对于伪君子与君子...

  • 【分享】触及灵魂的文字

    常常在深夜,读着剧本中的文字,为了一行字,或一句话,跟随角色心脏狂跳或者心生落寞,掉了许多泪,嘴角也无数次地不自主...

  • 读拿破仑点评版《君主论》

    伪君子与真小人,常常被拿出来对某些特定的人物加以评议。伪君子玩的是阴谋,真小人玩的是阳谋,不管阴谋还是阳谋...

  • 《一问一世界》

    为了“成功”,我们常常忘记自己的初衷和内心真正的渴望;为了“成功”,我们忽略了身边的风景,忽略身边的人。而真正的成...

  • 我们常常为了爱而分了手

    不要一个人久了,就选择了那个你并不爱的他,只为了希望有个陪伴,有个人爱,这样,最终的我们谁都不会幸福!为了互相的不...

  • 硬抗也是办法

    工作顺利的时候,我们大多情况是不会思考我们为什么顺利。 工作不顺心的时候,我们就会不自主的去想,为什么磕磕绊绊这么...

  • 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到孤独?

    最近在看《苏菲的世界》。书里说,人在孩童时期都对世界充满好奇,不适应所有的事情,对于任何事物都保持思考。但是成年人...

  • 为什么我们常常不快乐?

    “为什么我们常常不快乐?”“因为我们总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 “如果你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们常常不自主地成为了伪君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vc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