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读文学是探险之旅

读《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读文学是探险之旅

作者: 圆圆yolanda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00:18 被阅读249次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公号文满脸正经地说:读文学没用。于是,我傻愣了一下。

    我们从小开始接触各种文学,知道的文学作品涵盖国内或国外,很多人都能如数家珍,几乎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各类文学的熏陶。但是读着读着,我们会不会时不时地有一些困扰,比如,读文学到底有什么用?有的人会认为,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时代,工作已经挤占了大部分人的大不部分时间和精力,浪费时间在文学上还不如多看些效果立竿见影的工具类用书,如社交类用书、经济类用书或情感类用书等。再比如,文学作品里的故事,翻来覆去就那么几种类型,情节和人物在不同的书籍里总能找到雷同点,很多名家引用的故事总是来源于希腊神话,要不就是莎士比亚。换汤不换药的作品哪里值得我们一代代人的讴歌了?

    针对这些问题,《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有给出中肯又客观的解答。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富人托马斯.福斯特。他是密歇根大学教授,对英国文学、爱尔兰文学和美国文学颇有研究,教授经典文学和当代文学。他在《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中用朴实直白的语言和案例引导读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如何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让读者在心浮气躁的社会环境或内心环境中对阅读和生活中有更“踏实”的理解。


    1.主人公的探险是读者的精神之旅

    托马斯告诉我们,每部文学作品都是主人公的探险之旅。“主人公外出探险,而他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往往与初衷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他举了《圣诞怪杰》和《指环王》中主人公的例子,剖析他们在人生道路中是如何成为和他们之前认知不一样的自己,如何在价值重塑中得到智慧的启迪。但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看文学作品是读者的精神旅行,而主人公的探险之旅也是读者的探险之旅。虽然文学里的主人公和读者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经受着不同的生活际遇,忍受着不同比例的喜怒哀乐,但是对世界、对环境和对自己理解或希望被理解的渴望却是共通的。虽然大家的目的地不一样,都是有些通道却是重合的。

    在面对苦难时表现出来的无助,在面对不被理解时表现的低沉;在面对被爱或被帮助时感受到的“抚慰”;在经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做了一番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后,成为了另外一个自己后,在途中的收获和舍弃。这些都会和读者所处的环境和已有的认知进行无色无味的发酵,最后,我们读者也会从主人公的旅途中看到不同的风景,收获和舍弃相同或不相同的东西,比如,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困难的处理方法,对喜欢或讨厌的人的交往分寸等等方面。所以说,主人公的探险之旅也是读者精神上的旅行。

    因此,如果有一天或有一段时期我们想不大明白了,不要急着迷茫,不要急着泄气,选几本文学作品,跟着主人公一起“探险”,得到的问题答案虽然不是最标准的,但却可能是最实用或及时的,看看能不能“升级打妖怪”。

    2. 用"雷同"作为关联增进理解和共鸣

    托马斯说:“故事都有雷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文学书里,会引用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或圣经里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就我自己的阅读经验来说,希腊神话里的俄狄浦斯王出现的概率真是挺高呢,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是时不时在“路上”碰见。那为什么要经常引用这些情节或人物呢?是因为能凸显出作者的高明吗?

    《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中说:“故事构成了群体记忆,广为人知,形成了我们的文化,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故事成为人们观察世界观察自我的一种方式。”

    我们都知道俄狄浦斯和哈姆雷特的悲剧是如何形成的,他们作为经典故事经典人物,涵盖了人性里很多的特质,极易引起作者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他们是增强读者和作者沟通的桥梁。而一部文学作品的完成,并不是作者搁笔或出版上架后,而是和不同的读者进行情感纽带共情后,在不同的作者心里泛起不同的涟漪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共振和启迪,才是作品的真正完成。

    经典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永远不会过时,“他们超越时空”。且在作者在对经典情节和人物做出不同程度的删减、保留和重塑后,将会产生出新的文学魅力,于不同以往的方式,影响不同以往的环境和人,使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更深刻更有意义。

    3.环境的渲染对于表达至关重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托马斯在《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中指出,很多文学作品中针对人物的情绪描写和场景气氛,对自然景物或特定环境进行细致描写,渲染出特定情感,悲伤的气氛,必定有悲伤的环境把我们拉入作品中哀愁的氛围,欢乐的氛围必定有欢乐的风景让我们融入作品中的喜悦,这样我们才能被代入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中去,理解他的喜怒哀乐,感受他的悲欢离合,和他一起进行“探险”。

    而这些都体现了作者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甚至他的人生格局或境界,这是我们理解作者和其作品的关键。

    而且,了解“环境渲染”不仅对读者来说很重要,对写作爱好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怎样才能写的打动人心呢?毕竟读者无法从干巴巴的情境中充分感受到人性温度,也不能从哑光模糊的场景中感同身受。


    所以,我不同意文章开头那个论点,读文学肯定是有用的,我们随着文学情节或故事的发展进行探索和体悟,它能澄清人的心智,柔软人的心肠,锋利人的判断能力

    因此,不论我们的时间被怎样地被挤压,我们的的时间被如何地切割碎片化,我们的精力如何的疲惫,我们都需要精神鼓起满满元气,捧起一本书,用托马斯在《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中分享的方法,徜徉在文学世界里,理解里面的砖块构造、脉络走向,在那里汲取力量和智慧,在那里寻找理解世界的其它方式,在那里寻找重塑自己的可能性。

    �X�(/=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读文学是探险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vf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