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溺爱孩子,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对孩子溺爱的误区,但在实际的行为中,我们的很多行为容易导致溺爱孩子,其中,下面的五种行为,我们很容易触犯。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91747/25990351f1bb654c.jpg)
1.过分注意
现在的孩子在家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都是家里的小公举、小王子。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都爱围在一起逗孩子开心,一会儿让表演个节目,一会让唱首歌。孩子经常这样被围绕着,慢慢会觉得自己就是中心,像“小太阳”一样。如此这般,“人来疯”特别严重,而且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一旦受到忽视就受不了,甚至来了客人也闹得大人没法谈话。
2.轻易满足
尤其是很多老人,孙子孙女在自己这就是心头宝。只要孩子喜欢,要什么买什么。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想要什么都能轻易得到,必然不会珍惜拥有的东西,还容易养成浪费金钱的习惯,以及不体贴他人和难以吃苦耐劳的性格。
3.包办代替
生活中,给三四岁大的孩子喂饭的家庭并不少见。很多家长会说:“让孩子自己吃饭,掉得到处都是饭,还不如我喂他方便”。可是所有技能都是需要我们慢慢学习才能掌握。如果家长怕麻烦,自己包揽了孩子的所有小事,那结果只能是孩子永远没学习的机会。
4.当面袒护
我们常常看到有家长教育孩子,老人却不舍得,站出来阻拦,大多说的是“孩子还这么小,他懂什么,慢慢长大就好了,不要对他这么凶”。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会变得不分是非。有时家长纠正孩子错误快大功告成时被老人打断,之前所做的种种努力就白废了。这种因孩子教育问题产生的分歧还可能会上升到家庭矛盾,造成家庭不和睦。
家长首先要弄清楚自己身份和角色,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既是监护人又是引导者。我们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将来才可以放心让孩子去独立生活。
5.生活懒散
对孩子无限放纵,只会让他变得越来越懒散。比如孩子想玩游戏,即便九点了也由着他不睡觉;作业没完成也不管,随便他玩电脑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难以成为一个有毅力、充满好奇心、肯努力上进的人,结果做人得过且过,做什么都有始无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