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这个河南暴雨灾情泛滥的时候发这个问题到公共区不合适,可是我还是想要写出来,现在的情绪,所思所想,因为我睡不着。
在凌晨的夜晚,外面似乎隐隐约约能听到风呼啸而过的声音,我的心情似乎也想即将过境的台风一样,不能平静。
事情源于昨晚十点多我弟给我发的微信。我跟他有几周没怎么联系了。平时说的话也不多,虽说高中他们学校名义上是会收手机,可是习惯了现代科技的00后怎么能离开这些智能带来的便利,所以他们一般都会自己买个备用机。(以下分割线以上10段是背景回忆交代,如果不想看的可以跳过)
说实话,他一个人在老家上学我还是有点挂心的。亲情真的挺奇怪,也吵啊闹啊过,但是一分开有时候还是会想他们,担心他们。
还有一个原因也许是小时候我也带过他几年,那时候我上初中,他还在上小学幼儿园,我天天带着他玩。他小时候很乖,长得也特可爱,还特别容易被我忽悠,觉得也有人陪着我。有时候还要送他去上了学,然后我再去我的学校,现在想想那时候啥都不懂的我不知道哪儿来的这么多责任感?
后来他稍微长大点儿了,大概我初中毕业的时候,他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全是一群小男生,我一个也不认识,我也有自己的朋友。后来我独自回老家读高中,整个三年,我痛苦不堪,我妈一直对我的“不能自理”疾言厉色,恶语相向。他应该有被那些态度语言影响到,不知何时对我的态度也开始爱搭不理,有时候甚至还冷嘲热讽。
直到后面我读大学,我们见面的时间仅限于寒暑假,而且每次都是一团糟,一家人不能和平相处超过一上午。
我大学毕业几个月后回到了当地县医院工作了一年多时间。那时候我弟也刚好考上了宏德中学,正好上高中。
工作后的我和读书时期,特别是高中时期有很大差别,我自己也能明显感觉到。不是只知道看书背书,不再以不食人间烟火为荣,我知道我需要通达一点人情世故,我也终于明白我们家这十年间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所在,这是后话了。
那一年多,我弟也没有住校。作为一个以前高中住过校但非常不适应的人来说,我很庆幸自己熬过了那段时间,也觉得他在家住,不用重蹈我以前的覆辙。
虽然周一到周五我们可能几乎见不到面,他六点多就走了,晚上十点半才回来。我七点才起,十一点又快要睡觉了,有时候还会值个班。但偶尔还是会吵架,特别是刚开始的那几个月,原因都是可能因为几句话互相都听不顺耳,或者因为日常的一些琐事,我们都能吵得不可开交,拍桌怒吼。
你说这是个事儿吗?时至今日,你可以说它不是,但在当时一定是。而且如果我没有把原因彻底找出来,消除掉我们之间的偏见和认知的不对等,特别是在他青春期的时候,那么时至今日我们俩还是会互相不待见,更不会有现在的和睦,不会有刚刚那个说以后有钱了带我出去玩儿的他。其中的曲折就不详述了。
后来他转了学校,所以复读了一年高二。也是他刚刚去南充的时候我辞职,所以时间上正好,也算了无牵挂。先交代一下背景。回到正题。
是怎么回事呢?大概几个月前他提了一嘴高中毕业了想去哪儿玩,我当时也没怎么细想,就附和着算达成共识了,当时觉得这应该也不算什么大事儿,不就出去玩儿吗。
昨天晚上大概十点多,他给我发了几条微信,还说 就把你弟弟忘了吗?我看到又好笑又好气,连回他说,我不联系你你晓不得主动联系我嘛?
后面又说了几句他成绩的事儿,一说这个,话题就进行不下去了,他就说不说了。他又说他们马上要放假了,估计能有十几天。我记得他啥时候说过想暑假出去玩儿,我以为他想和他同学一起去,他说没有,哪有嘛。
不过,高中同学,能一起出去玩儿的少吧,想想我当时高中的时候,哪儿有能出去玩儿的人…更不用说他也刚到那儿一年,认识的人能有多熟。
我猜他应该是想让我带他出去玩儿,但也没那么直说。我想了会儿,也很纠结。当时心里一冲动,就说带他去杭州。
也不知道哪儿来的自信,有点儿飘了,觉得我现在有这个能力支付这一切。突然很强烈的同理心,觉得他一个人在那儿很可怜。
我一直对他的观念就是要自强,男孩子更是如此,我才不会当扶弟魔。可是毕竟那么久没见了,去年春节我和我爸妈都没回去,就他一个人在老家过了十天,打了十来天游戏,点外卖度日。而且有这个想法也不算过分。
我也是有苦难言,既回不去,也不能解释原因。原本是常人最愿意分享的事情可到了我这儿却不能,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活在阳光之下?
记得去年有一次我跟他说我要去南充,那时候他应该才上学没多久,他还挺高兴的,虽然没有溢于言表,但是话语间我能感受到。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我没去,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心里难过失落一阵,但我是真的觉得有点对不起他。虽然后面发了个红包作为补偿。
所以当他刚刚表达了想要出去玩儿的愿望,我是真的挺想带他出去看看走走,而且我们自己也去挺多地方走过了,让他也能见见世面也是个好事儿。而且也那么久没去看他,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我又不能跟他说明我的现状,所以不能来我这儿。所以我查了很多其他的地方,我们中间的,离我这儿比较近的,或者离他那儿比较近的。
权衡来权衡去,我得出一个结论,机票太他妈贵了!我近他远,他近我远,中间两个都远。机票一张一千多,来回两个人,四张机票,或者两张机票两张高铁,再加上我们两个人的住宿费,伤不起!
就那一刻我意识到,原来我这么穷!穷到连想要带别人出去玩儿两天,都得精打细算到这个程度却还是不舍得花这个钱。穷到我只能顾到我们自己,还顾不了他人。因为我觉得性价比不值得,我花了这个钱并不能给我同等价值的乐趣,而且它会让我承受更多的经济上的压力!这是个非常现实却不容忽视的问题。
穷到即便有那么点小小的积蓄,我也不敢随意支配,任意潇洒。我从没有一刻感到自己那么穷,原来都实现不了他这个看似这么简单的愿望。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以前小时候,某个时候,我会让爸爸给我带某个东西,我软磨硬泡半天他终于答应了。我高兴期待了一下午,可是到了晚上,他没有给我买回来。于是我问爸爸,你为什么没给我买?他说,忘了。
以后很多次,他都会忘。在那段童年记忆里,似乎健忘和不信守承诺是他对我的一贯作风。可是,就在刚刚那一刻,我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忘,我明白了他的忘未必是真的忘,但我却不能因为明白就释怀,因为现在的我是同样的境遇,我不能接受,也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无能。
我想到了以前的种种,想到了自己的桀骜不驯,理想化形象,而现在的不得不为现实低头。想到了他可能已经兴高采烈地准备出行,满怀期待,然而马上将要收到我的一盆冷水。
我第一次这么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穷,这么强烈地因为没钱而不能为家人实现一个不算宏大的愿望而感到那么难受。既有对他的抱歉,也有对自己的怒其不争!
所以什么是穷?也许我要重新定义一下我认为的穷。以前的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的穷,是没饭吃,没衣服穿。而在建国七十多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今天,在全面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的今天,你还将吃饭穿衣作为衡量穷唯一标准,那只能说你可能不仅物质穷,对世界的认知可能更穷。
现在的穷(这儿只说物质上),是没钱看病,或者经不起家人的一场大病;是迫于生活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是不敢随便改变人生方向和轨迹;不敢辞掉即使非常压抑的工作,因为有一家人需要养活,每个月的房贷需要支付;不敢哪怕停下一会儿的脚步。
我记得我看到过一个开公司的博主说过这样一段话,她说很多朋友都问她,她明明在武汉已经经营得很好,那么多年经营了那么多人脉,为什么毅然决然地来上海?
她说了一段话,我印象深刻,她说:她15年的时候来上海旅游,一个同学带她去了一个西班牙餐厅,她点了一份墨鱼面,就只有拳头那么大,上面放了四只基围虾,结账的时候她记得特别清楚,198。她当时就跟她同学说:我以后一定要来上海发展。同学惊讶地问她为什么呀?她说:在武汉我每天在瑞华酒店喝着下午茶,吃什么用什么买什么从来没觉得心疼过,但这碗198的墨鱼面真的吃得我心疼。
她接着说:同样一碗面,有的地方卖200,有的地方卖30,有的人就会说,我有病啊,干嘛要去吃那个200的而不去吃30的。可是与她自己而言,无论那碗面卖200还是30,只有当我任何时候去吃它的时候我都不会觉得心疼,我才觉得我真正拥有了它。
首先说明,我是会去吃30一碗面而不是200的人,至少现在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无权指摘,每个人也都得量力而行,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只会让自己受罪,我也很看不上。有多大的能力干多大的事我一直很赞同,但她的那句话我真的深有同感,只有当我买某样东西不会心疼的时候,那才叫我真正买得起,而不是为了这个东西我需要放弃掉另外的东西,这样的得到同样于我而言,不是真正的买得起,用得上。
就像你也可以花掉每月剩余工资的全部或者2/3去买一件衣服,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意味着你没有存款,意味着你生病了没有多余的钱可以用,意味着当你需要出行时只能选择最廉价费时的交通方式,意味着你的孩子只能用最廉价的尿不湿,上不了兴趣班,买不了公主裙,意味着夏天你连空调都不敢多开。
所以你说对于像这样的得到有意义吗?开心吗?反正我是不开心,而且会让我更快地见证自己的贫穷,并且更快地受到其带来的窘迫。
什么是穷?这就是。你可能咬咬牙也能做到这个事儿,但是会让你心疼,会让你反复权衡,衡量再三,会让你觉得不值,让你来不起第二次,甚至让你觉得生活受到了威胁。
虽然现在我不得不做出些取舍,无法兑现我的应允,可是我仍旧希望我也有那样无论200还是30块一碗面都不会心疼的一天!努力向那样的一天奋进。那样才是真的有底气,真的有安全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