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和陶渊明
谢灵运和陶渊明是中国艺术史上真正的大师级人物,他们二位甚至可以说是中国诗歌里最负盛名的山水题材和田园题材的开创者。尤其是陶渊明,他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古典士大夫风骨和隐逸传统的代表。在后世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他们两位基本上可以算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生活在差不多的时代氛围之中。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这应该不能算是偶然。公元五世纪前后,中国的文字,诗歌经历了先秦的摸索和两汉以及后期的沉淀,整体上已经到了可以建立一些稳固的体系,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中国最为典型的艺术形式,诗歌和书法都是大概这个时间段开始兴起的。而谢灵运和陶渊明就是这个艺术时代最为有力的代表。
至于他们二位大师的具体分工,老天爷好像也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
谢灵运是世家子弟出身,豪门显贵。打小就聪敏异常,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他不满意人们仅仅拿他当一个大才子来对待,他还希望能在政治上有一番大的作为。按理说,这无可厚非,这可是一个有为青年的宏大抱负,任何时候都应该得到鼓励。只是老天爷也许就是想让他为未来中国艺术的发展铺路,而不是做一个谁都可以充任的职业官僚。
谢灵运先生官没当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时代原因,南北朝时代实在不是一个建功立业,万里封侯的时代。充斥这个分裂时代的政治多是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情,连朝代都是几十年一换,更别说臣子了,根本上就没有什么太稳定的关系,这是一个适合左右逢源的职业官僚的时代,志存高远,怀揣着艺术家那种自我为中心的天真和热情去从事政治事业几乎注定是要失败的。
其二是谢灵运先生的个人原因。他的成长环境显然使得他自视甚高,任性妄为,而又不知收敛,这样的人在官场上岂能有不败之理。据记载,景平二年(424年),刘义隆登基为帝,并于元嘉三年(426年)诛杀权臣徐羡之等人,随后调任谢灵运为秘书监,但两次召见,谢灵运都没理睬。刘义隆派光禄大夫范泰写信给谢灵运称赏他,他才应召就任。连皇帝老儿都爱答不理的人,你说这得多牛啊。
后来,事情朝着更邪门的方向发展。在不断遭到政敌的打压和诋毁后,他也不愿意稍微地韬光养晦,哪怕刻意地保持一个低调也行。依然我行我素,恣意妄为。老实说,按照史籍的记载来看,别人弹劾他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谢灵运一副名士派头,对经济事务一知半解,也不愿深究,任职期间给治下民众确实带来了诸多扰乱,算不上是什么好官。
这些其实还算不上什么大事,这么伟大的诗人,不食人间烟火大家都可以理解。可是,更荒唐的事情发生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思想的,在一次被弹劾之后,他居然兴起了反叛之意。
以下引自百度百科:
皇帝知道谢灵运是被冤枉的,所以没有判他有罪,只是不想让他回会稽,于是让他做了临川内史,且增加俸禄到两千石。谢灵运赴任后仍然如故,和在永嘉太守任上时没有两样,所以再次被有关人员弹劾。司徒派临川王的从事郑望生逮捕谢灵运,谢灵运反而抓住郑望生,起兵叛逃,从而有了叛逆的念头。 他写诗说:“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最后他仍被追上并被逮捕,被送到廷尉那里定罪。廷尉上奏说谢灵运率领部众造反,应处以死刑,皇帝仍然爱惜他的才华,只想免去他的官职而已。彭城王刘义康坚持说不应该饶恕他,于是皇帝下了一道诏书说:“谢灵运罪过深重,确实应该判处死刑。但念他祖父谢玄有功于国家,应该原谅他的子孙,免死充军广州。”
也许只有诗人才能干出这样的造反行为。这搁在今天就相当于违反宪法,甚至接近于反人类,反社会的罪行。最后,经由他的一众宿敌的添油加醋,落井下石,又给他捏造了诸多反叛的证据,皇帝陛下终于被说动了。
元嘉十年(433年),谢灵运在流放地,当时大概还属于荒蛮之地的广州被处死,终年四十九岁。
临死时赋诗道:“龚胜无余生,李业有终尽。稽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凄凄凌霜叶,惘惘冲风菌。邂逅竟几何,修短非所悯。送心自觉前,斯痛久已忍。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泯。”
只能说,也许正是这种“非同凡响”的经历,造就了一代伟大的诗人。高官显贵之后的谢灵运,一生荣华富贵,衣食无忧,有条件游山玩水。再加上,屡屡在官场受挫之后,心中自然痛苦愤懑,山水之间也的确是最好的疗伤之所。
心境加上自然,让谢灵运成了中国山水诗当仁不让的开山祖师。那些曾经不遗余力地迫害他的人千年之后几乎没有一个能被记住,而谢灵运,在这个以“诗歌王国”著称于世的老大帝国的诗歌史里,他的名字是能排进前列的。如果老谢泉下有知,想必应该可以瞑目了。
比起一生复杂离奇的谢灵运先生,陶渊明的一生要简明很多。简单到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的故事。我想大概可以这样来概括一下。少年求学,家道中落。成年后游宦天涯,以谋生路。这个可能需要稍作解释,那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制度,做官主要靠人推荐。世家子弟当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比如上面介绍的谢灵运先生,凭借着家族的巨大影响力,一出仕就是中高级官员。可是像陶渊明这样的寒门子弟,不可能有这样的便利,只能先从一些级别很低的官员,或者幕僚做起,逐渐积累资历和声望。就和我们今天职场上谋求的简历和东家的好评是一回事。
为生计所迫,陶渊明成年后的很多年里就是游走在这样的职场之上。基本上,那个时代,升迁是毫无指望的事情。所谓“上品无寒门”。中年以后,陶渊明决定归隐田园,自耕自食,直到去世。陶渊明的一生经历大概就是这样。
陶渊明是中国田园派诗歌的创始人。田园和山水,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似乎田园更朴素,更庄重一些,而山水多多少少给人更为浮华,秀丽的感觉。也许这就是陶谢两人的气质上的差别。谢灵运的人生是跳跃的,是不安分的,他的心灵至死都是动荡不安的。而陶渊明的人生是充满苦难的,是厚重的,是踏实的。这是两种不一样的美。
从精神的角度看,秉承着心灵上的保守主义的传统中国,一般更为看重经历了苦难的厚重。再加上陶渊明选择的归隐之路,更赋予了他精神和道德方面的自觉和自我完备的倾向,使得陶渊明在后世几乎成为了中国人人格偶像一样的存在,这一点,谢灵运是远远也比不上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