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说:“作为一个女人,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尔,你也可以没有多少衣服可供选择,但永远记得别忘记最重要的一件衣服,这件衣服叫作自我。”
在庄园居住一段时间后,香奈儿觉得自己过的就是一段散漫而毫无意义的生活。也许对于那些富人来说,这样的生活就是他们该过的模样,但是对香奈儿来说,最初的新鲜劲过后,更多的是无聊和空洞。
开始时,香奈儿还会参加在庄园中举行的聚会,与各种各样的人谈笑风生。
有一次,庄园上来了许多巴勒松的老朋友和公爵,巴勒斯邀请香奈儿出席,但在宴会上,他却让香奈儿在台上唱《Coco在哪里》,这让香奈儿感到了莫大的羞辱。
从此以后,每当看到那些只知道依靠权贵子弟来进入上层社会的女子们,香奈儿总是觉得无比厌恶,香奈儿从心底是排斥和看不起这样的生活的,尽管这是她费力得来的。
也正是在这时,香奈儿萌生了设计服装的想法。不管她多么迷恋当时的生活,她对时尚的追求却从未改变,这也正是香奈儿的可贵之处,也是她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当她看到淑女和贵妇们穿着的衣裙时,她心里是有点“嫌弃”的。虽然这些服饰又高贵又美丽,但是过于烦琐。又大又夸张的裙摆,紧紧包裹着的上半身,让她觉得啰唆而压抑。
香奈儿希望自己能够设计出简洁而不失典雅的服饰,将女性从这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当时的香奈儿有这种想法简直是大胆之极。
香奈儿鄙视的不仅仅是这些华而不实的服饰,还有那些整日无所事事、目光短浅、庸俗不堪的贵妇。香奈儿希望每一个女人都是自由的,至少在身体上是自由的。
香奈儿的缝纫手艺一流,在服装设计方面更是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闲暇时,她会自己待在房间里用买来的材料制作帽子,还利用很多旧衣物设计出别出心裁的服装,并在聚会的时候穿上。她穿裤装、打领带,喜欢展示自己所创造的时尚,也喜欢看到别人惊讶而又嫉妒的眼神。
比起所谓的聚会交谈,喝酒聊天,香奈儿更热衷在赛马场上一展风姿。
在当时的人们眼中,骑马赛马是男人们的运动,娇弱的女人根本不适合。香奈儿生来就有一种不服输和执拗的精神,越是别人不看好自己的事,她越信心百倍,想要做给他们看。香奈儿暗暗下定决心,她要让所有人对自己对女人刮目相看。
巴勒松骑术精湛,拥有许多马匹,他之前常常教香奈儿骑马。那时,香奈儿在他心目中还是特别的,她的洒脱、自由、奔放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因此,他愿意看到香奈儿骑在马背上。
而香奈儿确实有一种骑师该有的素质,只要自己决定的事,香奈儿就会尽全力做到最好。巴勒松在的时候,她向巴勒松请教骑马的技巧;当巴勒松忙的时候,香奈儿就会自己去找驯马员、赛马师请教。
靠着这样的认真态度和坚持不懈,香奈儿的骑术愈发精湛,甚至超过了很多男子。巴勒松对此特别惊讶,其他人也对香奈儿另眼相看,那些上流社会的女人对她更是又羡慕又嫉妒。
比马术更亮眼的,是香奈儿在马背上的服饰和装扮。她可不会像那些贵妇一样穿着烦琐。她将自己打扮得整洁利索,宛如一个假小子。她下身穿着有点类似马夫样式的裤子,上身穿着自己用巴勒松的旧衣服改做的高领衬衫,打上领带。她还将自己的头发扎起来,编成干练的辫子,再戴上自己设计的样式简单的帽子。这样的穿着让香奈儿感到自由舒适。这种大胆的穿衣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底下那些拖着裙子的女人们眼巴巴地望着,却没有人敢像香奈儿一般尝试。
马背上的香奈儿潇洒肆意,骄傲而又自信。她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这一刻她才是一个完整的自己。
实际上,比起优雅或者独立,更能体现她的特殊气质是“敢”。她可以不顾偏见,毅然跨上马背,也可以打破束缚,展现自己独特之处。她有一种敢于反抗、敢于打破传统、敢于展现自我的勇气。
当时的香奈儿真的是个异类或者怪胎吗?那些表面上对她的穿着嗤之以鼻的名媛们私底下却在讨论她的衣服是从哪里定做的,她的帽子是从哪里买的,香奈儿只不过是做了她们想不到更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
如同所有的天才和与众不同的人一样,香奈儿身上自带偏执狂的特性。她有着自己擅长的领域,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一领域掀起一番惊涛骇浪。她天生就是劳碌命,过不了清闲的生活,这也正是她骨子里所带的倔强和自尊的驱使。她不喜欢一辈子靠男人,她要独立自立。
这样一位女骑师,她在马背上就已经预言了新的时尚潮流。
这个在修女院长大的女孩,用自己的方式在传递着关于时尚、关于潮流的新认知。这时的她也许仅仅是为了好奇和舒适,但是,这预示着属于香奈儿的时代开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