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

作者: 小灰灰虫虫 | 来源:发表于2017-04-24 11:35 被阅读0次

    在批评这个词语下,事实上是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

    百姓指责政府叫批评。

    领导否定下属叫批评。

    基督教徒羞辱东方文化叫批评。

    同事指正同事叫批评。

    学术界相互争鸣叫批评。

    吃瓜群众议论新闻当事人叫批评。

    在野党攻击执政党叫批评。

    父母教训孩子叫批评。

    孩子反思原生家庭叫批评……

    无论是强者对弱势一方,或者反之,批评者不但其意见的正确性并不能保证,而且其立场也往往是未经审察的——也就是说,有可能是潜在的利益导致了批评行为的发生,而不是他发现了改进事情的良方。

    02

    一个团队,如果拒绝意见的充分流通,它就把自己封闭于过去的模式——这能带来稳定与安全的感觉,作为信仰价值体系自有其合理性,但如果处于产品竞争系统之中,封闭就是明日落伍、灭亡的前兆。

    但批评者是不是因此就奉了尚方宝剑,可以随时、随意地提出批评?或者说,批评就一定带来组织的进步?

    完全没有这回事!

    最可怕的批评者,就是把批评当成圣旨:我已经提出批评了,你们怎么还不改正?!

    次一级的,会这样宣称:对我的批评,你还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呢!

    无论是谁,如果他(她、它)必须对每个批评做出回应,假如批评者不理解的话还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解释,那么其自身的系统就濒临崩溃了。

    即使政府,也只有发言人用有限的时间回答部分记者的有限提问——而政府无疑是最能够合法提出批评的对象。

    03

    批评是批评者的自由,但他确实也需要为自己的批评承担责任。

    父母和私企的老板是最有权力的,但他们也最清楚每一个不当的批评带来的巨大后果——权力越大,批评越危。当然对本国政府,批评差不多就是微风荡漾,无益也无害。

    古代有谏官,现代有媒体,他们就是职业的批评者。

    职业的批评者,就是以道义和专业素养,承担起批评的重任——冒着犯错或者得罪权力者的危险。

    我们不是职业的批评者,但批评的逻辑还是应该尽可能遵守:

    1.批评不是圣旨,只是一种意见。

    2.批评不一定正确,它只是对话的开始——善意与恶意将决定对话的结果。

    3.被批评者可以反驳,可以悬置,可以“无可奉告”。

    04

    对话,意味着开放、未知、不确定性,以及多元真理,多价值共存……

    没有任何第三方规则和真理在对话之前存在,可以确定对话的是非、正误。

    甚至,关闭对话就可能是很有必要的自我保护。

    唯有诚意,唯有分寸感和边界感,才能重新启动对话,在对话中生成新的理解和共识。

    自诚明,致中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批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md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