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火火的养奶牛事业因为整顿源头告一段落,高峰期奶牛的价格直接冲到天,村民们对待奶牛就像对待金蛋蛋一般,可是还是拗不过政策
随着政策的落地,直接切断了很多村民的生路,奶无处可去,有段时间和面用的都是牛奶,可是还是需要一桶桶直接倒掉,因为太多了,自家是无法消化的。
但是吧但是,谁让人是活的,村民更是任劳任怨的群体,没有过多怨与恨,逐渐开始处理奶牛,这些金蛋蛋价格到了低谷,亏的还是农民,中间赚的钱也许刚与奶牛身价前后差距持平,用老爸的话说“没事儿,就是赔个辛苦”……
就这样在政策中,我们如风沙般被裹挟着前进……
记得每天早晚大家牵着自家牛去奶站,挤奶之前先是用热水洗擦然后开始按摩,最后坐下开始挤呀挤,诺大的奶站里都是哧哧奶水冲到水桶里的声音,很多人牛奶挤的火热,八卦聊的更是火热……
后来有一天,牛多而且比较富足又前卫的一家买回家一个机器,自动挤奶器,同时能挤十几个牛,这个效率直接秒杀了当时蹲在牛屁股下的一帮人,想想那时科技并没有多么发达,可是依旧第一次感觉到了机器对人的替代……
从挤奶器的出现,我们村的机器就开始层出不穷的逐渐出现,也许这是我们村进入现代化的一个转折点吧……
奶牛事业真正切切把村里几个大户拖至谷底,生活的不如意在外人看来如烟如风,没有可道可诉的分量,很多人把家里门窗砌起高高的红砖, 走了,走向了城里……
第一批由农村走向城里的村民,有着傲气有着不向生活低头的倔强,当时的姐姐姐夫也进了城,他们租一间小屋,在各处打工,有些人开始创业,摆起各种摊位,后来一位卖干货的村民给我述说他摆摊那几年,用他的话说“透心凉”的日子,不管穿多厚多大的大衣,他都感觉凉,后来关节疼的厉害,他的事业也告一段落,又折返回了村,折返回来的还有姐姐们……
当时前后出村的还有一位后来的能人,他在城里开驾校,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一双儿女,开着路虎,真的是当时最成功的出村人,但是前年,年仅45岁,离世,前后看病花了大几百万,后又卖车卖房依旧病情恶化,因为也是弟弟的病人,每次听弟弟说着他的情况,心里都空了……
我们村没有出过能力超群之人,这个村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在历史长河中就如昙花一般,可是我若不说,我们经历了那么多事,谁都不可知,更别提我们的孩子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