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每日一书第24期:人群总是排斥异类,而鹤立鸡群不也是异类?

每日一书第24期:人群总是排斥异类,而鹤立鸡群不也是异类?

作者: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 来源:发表于2018-01-15 14:09 被阅读93次

练习不是让你一次把事情办好,而是帮助你把事情做的越来越好。——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6月

图书馆索书号:B848.4/G275.1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封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简介

在《异类》一书中,作家格拉德威尔对社会中那些成功人士进行的分析,让读者看到了一连串颇感意外的统计结果:

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9月至11月出生;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纽约很多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开创者竟然都是犹太人后裔,并且他们的祖辈大多是在纽约的服装行业谋生。

为什么对那些成功人士进行的统计结果会这样一致“意外”?这是因为:

英超球员注册时间是9月。在同龄的球员中,9月份出生的人实际上比8月份出生的人几乎大了一岁,一岁的差距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1955年前后正是计算机革命的时期,如果你出生太早,就无法拥有个人电脑,如果出生太晚,计算机革命的好机会又被别人占去了;犹太人律师事务所的成长,是因为他们正赶上企业重组的法律诉讼出现革新的时候,而他们移民到美国的祖辈们的经历又让他们出色地掌握了抓住机遇的能力。

因此,那些奇才异类,他们之所以神奇,得感谢机遇的眷顾。不过,除了机遇之外,他们的成功还需要上辈人的文化熏陶:中国人的数学之所以比西方人的数学成绩优秀,得意于中国人根植水稻的勤劳精神和汉字读音的简洁明了。韩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较高的飞机失事率,也是因为韩国上下级之间过于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的,韩国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机长的助手发现险情时,无法第一时间向上级明确地汇报。

如果不听听性格比较张扬的格拉德威尔怎么说,绝对不会想到我们对成功的理解还那么原始。正如格拉德威尔在另外一个例子所说的,如果没有机遇和环境的熏陶,即便是世界上智商达到195的人(爱因斯坦的智商是150)也只能做一份年收入6000美元的保安工作。

因此,从《异类》一书中,你能体会到机遇对成功是如此的重要。格拉德威尔为读者指出了成功之路的方向,但怎样把握这份机遇,每个人都需要仔细思考,毕竟,不同人拥有不同的机遇。

作者简介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被《快公司》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曾是《华盛顿邮报》商务科学专栏作家,目前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

马尔科姆出生于英格兰,是牙买加人的后裔。在加拿大长大,现居纽约市。他曾经做过卫生政策和科学新闻方面的记者,其文章喜欢以小见大。马尔科姆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作家,他认为自己的文风属于一种adventure of ideas的风格,虽然大部分作品都不属于虚构,又不是围绕一个人物或者一个故事展开,但其中的故事情节却一般比较曲折,看他的文章很有adventure波澜起伏的韵味。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个人独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媒体评价

格拉德威尔以精彩的笔墨,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关于成功的等式:才智+社会环境+机遇+勤奋=成功。而我们过去常忽略的,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项:社会环境与机遇。

——李开复

在创新的路上,我们更需要探寻成功背后的真正原因,格拉德威尔笔下的《异类》无疑能给失意的人带来勇气,给得意的人带来启迪。中国每个有梦想的年轻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徐小平

如果说只要掌握了取得成功的规律,我们就能创造出缤纷多彩的人生,那么,格拉德威尔的这本《异类》告诉我们的,便是成功的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一个人如果不能正视自己周围的环境,不能把握好每一份机遇,即便再有才华,也难以取得成功。

——唐骏

经典语录

“一个人的成功,总是跟他的经历,跟他的环境有着重要关系的,一开始就占据有利地位,然后通过努力,勤奋,思考,虚心求教,优势地位可以迅速扩大,认识到马太效应的存在,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成功,如果你目前的形势比较好,那就不要骄傲,加倍努力吧;如果你目前的形势比较弱,那就加倍努力吧,找到一个好的入口点,迅速形成自己的优势,利用马太效应,扩大自己的优势。”

“练习不是让你一次把事情办好,而是帮助你把事情做的越来越好。”

“10000个小时的专业技能锻炼绝对是必要的,比尔乔伊,比尔盖茨,莫扎特,这10000个小时的锻炼可以提升你对专业信息的理解程度,形成自己的优势,让别人记住你。”

编者感想

人群因为恐惧心理总会排斥与自己不一样的事物或新出现的事物,有时这些事物是与社会发展所违背的,但更有的事物是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一开始总会采取质疑、排斥的态度去对待这些“异类”,如同“地圆说”和“日心说”的提出。但时间与努力总会区分对错,让正确的事物破茧而出。

各个行业的创新者何曾不也是异类呢?创新,做与众不同的事,成为麻木生活者中的异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份精彩。而你,有兴趣成为这样的“异类”吗?

文笔编辑:青年记者站——梁晓欣

相关文章

  • 每日一书第24期:人群总是排斥异类,而鹤立鸡群不也是异类?

    练习不是让你一次把事情办好,而是帮助你把事情做的越来越好。——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

  • 我们总是本能的排斥“异类”

    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的孩子,镇上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阿甘,背后都称他为傻子。阿甘第一次上学...

  • 异类

    异类以为自己不是异类 没有站到人群的时候 异类知道自己是异类 下车走过广场走进商店走进医院 他轻易就捕捉到那瞬间的...

  • 异类而不孤独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的不断积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不是说层次上的高低,只能说是不同的人因不同的...

  • 我的不合群是我的选择

    我从开始发育就是一个格格不入的人,思想格格不入,行为格格不入,就好像一个异类,这个世界异类总是被人恐惧,被人排斥。...

  • 2018-01-18

    人多少都会发生点问题,没人是异类,只是人的异样眼光,不理解与排斥才造就了真的异类

  • 异类-成功绝非偶然,普通人应该如何成功突围?

    看完畅销书-异类,这本讲述成功人士成功秘诀的书,我在想我们普通人如何脱颖而出,接近异类,取得成功。 异类一书中,作...

  • 2016年11月12日 《异类》

    2016年11月12日 《异类》读书打卡 群体是容易接受同质化的,异类往往会被排斥甚至被灭杀 社会资源越来越稀缺,...

  • 《从受欢迎到被需要》高情商决定你的社交价值

    晨间合伙人群里因为作为一名异类早起、阅读学习、不被理解,被身边的同事朋友嘲笑排斥,甚至还收到好言相劝的。大致的内容...

  • 生命真谛(是生命而非物品)

    我为异类唱赞歌 因为异类是独一无二的 我为异类写诗歌 因为异类是新世界的孩子 我为异类建房子 因为异类是明天的开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一书第24期:人群总是排斥异类,而鹤立鸡群不也是异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nr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