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未知具体来源的视频中,一个女子抽泣着对着镜头说了以下的话:
我们微不足道,因为我们出生在阿富汗,
没有人在意我们,我们会在历史中慢慢死去。
因为译文也未经验证,我们姑且采信。这段不足15秒的视频显示的是一个人对即将到来的生活的基本判断。我们不知道的是,这段视频在历史记述中会不会成为其中的一个注脚。
大历史叙述中最缺乏的素材是普通人的自述,当一段历史开启时,叙述历史最关键的人往往是由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担纲,做为历史烟尘的普通人至多只是其中一、两个代表群体的名词。无论历史如何演化,最先成为历史代价的就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好在科技日渐昌盛普及的今日,身处历史当中的普通人也能通过一些手段或技术为自己保留一丝记忆。
在这一段视频中,片中女子已经不能用忧心忡忡来形容,而是走投无路。在观看这一段视频时,我们-----准确地说法应该是观众,我们会从视频中人的眼睛里看到与她基本无二的自己的未来吗?还是说在心底生出一两分侥幸之心呢?用一块屏幕,就能把历史的车轮停在她的面前,挡在我们的眼前。在很多时候,人类的悲欢之所以不相通,其缘由并不复杂,因为事不关己。视频里面,这位女子是想对这个世界说点什么,视频外面,我们只是把她和她说的的话当成时事新闻的一部分。
在这个女子的话语中,只有一个关键词:阿富汗。她的不安是围绕这个关键词展开的,她的绝望与无助都与这个关键词有关。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出生地可以选择的话,是不是历史------人类的历史就不会那么波澜壮阔了呢?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种现实,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都可以通向罗马,只要不停跋涉,就能抵达。不过有些人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因为他就出生在罗马。
我们从过往的历史可以看得出来,人与土地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历史构建中的重要条件。在历史的组成中,人、地、时、事、物这五项因素,人与地的关系成为推动后面三项因素变化的推动力。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在2001年9月10日夜晚看到香港电台晚间新闻时的震撼,宛如电影大片一样的场景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来,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暗自觉得这个世界即将发生改变。但这种暗自揣测的改变距离我的生活还相当的遥远。那一晚的新闻给我更多的是困惑: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
在有限的个人阅读中,那一刻喷涌而出的困惑并未得到有效的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将自己的目光从大历史叙述的身上挪开,转而去看看在大历史中颠沛流离的普通人是如何自处,因为我知道,我与这些人并无不同。
看了这位女子的视频后,我想到一本书,罗瑞·斯图尔特撰写个人徒步旅行记录-----《寻路阿富汗》。这本书的英文名称《The places in between》,如果采用更贴切的译法,《两山之间》或《中间地带》似乎更佳。这本书中记录的是罗瑞·斯图尔特在2002年徒步穿越阿富汗中央山地的经历。他的旅程自赫拉特开始,到喀布尔结束,一路之上,兴都库什山脉一直陪伴在斯图尔特的左侧。兴都库什山脉西低东高,东端海拔约在4500--6000米之间,西端海拔约在3500--4000米之间。平均海拔约为5000米左右。北大历史学教授罗新曾这样推荐过这本书:
阿富汗的一句谚语说:“群山是我的人民(Koh-o mar-domon moya)。”艰辛多变的阿富汗历史是这句谚语最丰满的注释。《寻路阿富汗》最着力记录的,就是罗瑞·斯图尔特所走过的中央山地,以及他在山地所遇见的阿富汗部落民,而这两者实是一体的。他从未在整体上评论阿富汗人,他只是说他遇到的这个人,那个人,而正是这些具体的一个个阿富汗人,构成了令人难忘的、颇有深度的群像。
每一个遥远山村的村民,都活在数十年来战乱频仍的历史中,人人都手持一把AK47,随时可能会有人向另一个人射击,每一个人的人生故事只有放在阿富汗历史中才可以理解。然而,罗瑞·斯图尔特还是观察到山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中相当松弛的一面。在旅行的第二天,刚刚进入山区,他就注意到:“老村民们既不向政府缴纳任何东西,也不从政府那里领取任何东西。政府只是赫拉特、喀布尔那些布满弹痕的大楼而已。”
对于罗瑞·斯图尔特个人而言,他在观察一个真实存在的阿富汗之外,还有一个处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阿富汗需要去看到。这个真实的阿富汗可能就是途径的某一段路程距离的重新修订,某一个村庄人们的生存规则,与他一起徒步旅行的随从人员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性格,路上偶遇之人的闲谈和质问。这些都是阿富汗的一部分。这些内容呈现出来的阿富汗与我们在历史书中记载的阿富汗相互重叠和印证。
我个人认为罗瑞·斯图尔特记述的那个遍布旷野的阿富汗与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在《追风筝的人》中讲述的那个阿富汗有很大的不同。胡赛尼讲述的是喀布尔中的阿富汗,而斯图尔特讲述的是乡野之中的阿富汗。这其中有着巨大的不同。借助斯图尔特近距离、个人化的观察,我们才会看到在阿福汗群山之中生活的人。借助斯图尔特的双脚,我们才会认识到群山在阿富汗所具备的天然力量,面对连绵不绝的巍峨群山,人是多么的势单力薄。仅仅一个山谷,如果只依赖步行,任凭体力雄健如虎,山也不会怜悯半分。即便斯图尔特与我所见的群山不同,但群山带给人的感受有相通之处。
在历史风云激荡之时,重温罗瑞·斯图尔特的《寻路阿富汗》一书,可以深入历史作用于地理的纹理中,看到在其中的普通人的作为与不作为,看到一个人走进群山、走进河流、走进村庄,面对面的去看看在哪里的人究竟是在怎样的生活?我想这些距离当下并不久远的文字,大概有助于我们理解在那段视频中那个女子为何不停地抹着眼泪,她的眼泪,一半为自己,一半为自己生活的土地。
循着《寻路阿富汗》中的脚步,我们或许能意识到真实的世界不会只在电视新闻和会议室中出现,其实早在一、两个人具体的实地见识中就已显露峥嵘。
============================================
每一次阅读都会迈向辽阔!《短书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