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华夏一词的来历

华夏一词的来历

作者: 云间大彭 | 来源:发表于2022-05-18 07:36 被阅读0次

    中国的别称“华夏”,与夏族和夏王朝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武成》篇:

    “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华”是指礼之盛,“夏”指国家很大。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摇篮,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古代文化的中心。因此,古人把中国称为“华夏”,其中深藏着为灿烂文化而自豪的情感。

    古文献中“夏”有三种主要含义:

    一是指华夏族人。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夏,中国之人也。”古文献中常以“诸夏”或“诸华”(“华”与“夏”二字意可相通)来称呼华夏族人士。

    二是华夏族人的文化。西汉扬雄在所著《方言》中指出:"夏,大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而爱伟之,谓之夏。"秦晋之间是夏王族的发源地,故有“(大)禹兴于西羌”的说法 。

    三是指上古三代之首――夏王朝及其前身大禹所封夏国。

    正是出于夏王朝的建设成就,才最终确立了夏族(即华夏族)的中心地位,而夏王朝根基地就是所谓“伊、洛之间”,即今天的豫西地区。此后,任何想要夺取天下统治者的政治势力,都必须夺取这一核心地区后,才算真正拥有控制天下的实际地位,商、周两大王朝也不例外,后继王朝的统治者也毫无例外的承认自己是夏文化的继承者,是大禹所划定“九州”的主人。故而,《诗经·小雅》就有这样的诗句:

    “丰水东注,缵禹之绪。”

    禹在接受了舜帝的任命后,开始治理九州土地。

    到底何为“九州”?

    古时,州和洲本系一字,即今天的岛字。

    《说文解字》对此的解释是:“州,水中可居者。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 

    根据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贡》中的记载,“九州”是指:冀州(今山西、河北、辽南一带),青州(今山东东部),兖州(今山东西部),徐州(今山东南部、江苏、安徽北部),扬州(今江苏、安徽南部、浙江、江西北部)、 豫州(今河南),雍州(今陕西、甘肃),荆州(今湖南、湖北),梁州(今四川)。

    后来“九州”泛指中国,是中国的古称之一。

    依据《说文》的解释,不难推测,当时的洪灾十分严重,而且分布广,可以这样说,那时的华夏人民大约是湖居的。

    文 | 云间大彭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评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夏一词的来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pz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