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我解读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二单元《材料》的第一课《我们生活的世界》。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起始课。旨在让学生建立起“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通过观察和思考身边的物品是由哪些材料做的,辨认常见材料并把物品按材料类别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材料的基本特征,这将是学习下一课《不同餐具》的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品,激发他们研究材料的兴趣,明确研究材料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材料有许多感性的认识,能说出一些材料的名称,也知道一些材料的某些特点。但是二年级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主要来自生活中无意识的观察,是比较模糊和零碎的,他们往往分不清 “物品”和 “材料”,有时会将两者混为一谈。
三、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和学生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主要是知道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知道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类。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和辨认身边常见的材料,并将物品按材料分类。难点则是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可分为四个教学环节:
一、聚焦我们生活的世界。约5分钟。
二、认识常见的材料。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活动,约25分钟。
三、拓展材料的来源。约8分钟
四、总结、布置课后活动。约2分钟。
现就各个教学环节,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首先,聚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展现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各种事物,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然后请学生说一说在视频里看到了哪些事物。学生边汇报,教师边分类板书,再请学生猜一猜教师是怎么进行分类的。由此引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一起就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接着,进入探索环节:认识常见的材料。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小活动:
第一个活动:区分“物品”和“材料”。教师可借助一些小物品,如通过逐一出示一个笔袋、一把尺子、一个橡皮擦、一个金属夹子,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一个一个的物品。而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呢?如尺子是什么材料做的?橡皮擦是什么材料做的?夹子又是什么材料做的呢?这个笔袋呢?由此引导学生意识到物品是一个一个的物体,而材料是构成物品的物质。
第二个活动:按材料给物品分类。教师可提前准备好具有结构性的实验材料。实验物品应该包括常见的各种材料,且构成物品的材料最好是典型而单一的,易于学生辨别。另外橡胶材料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可准备气球、橡胶手套等物品让学生反复观察。
分类活动结束后应及时组织学生对分类结果进行交流研讨,这是学生认识材料特征的关键教学活动。教师可借助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基本特征,如手套、气球为什么分到橡胶一类,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橡胶和塑料有什么区别?又比如当学生说到玻璃易碎时,教师可及时追问:还有什么材料易碎呢?陶瓷也易碎,那你是如何区分这两种材料的呢?即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关注各种材料的特征,在总结同种材料的共同特征,比较不同材料的区别的基础上形成对各种材料的基本认识。
特别提醒,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课重在引导学生关材料,认识材料。此时学生对材料特征的描述是比较粗浅的,只要他能说出同一种材料的典型特征,不同材料的典型区别即可。比如,只要能说出木头上面有花纹,陶瓷易碎,玻璃透明,橡胶和塑料相比,有弹性等等,就说明学生已经能够识别不同的材料了,那就达成本课教学目标了。而对不同材料的更加细致的特征地观察和描述则在后续学习中完成。
最后对探索环节进行简单小结:不同的材料,特点不一样,因此,可以用来做成各种不同的物品。
第三个活动:认识多种材料组成的物品。教师可出示一两种常见物品,如剪刀,学生自然发现剪刀由两种不同的材料组成。由此意识到有些物品是由塑料、金属、木头、陶瓷、玻璃、橡胶等单一材料做成的,也有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共同做成的。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人们根据材料的不同特点,制作了不同的物品,以此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那这些材料是哪里来的呢?为了更好地理解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的联系,在认识材料的特征后,可进一步拓展材料的来源,教师可通过视频或补充资料的形式展示各种材料的生产原料,如金属通过矿石提炼, 棉花是一些布料纤维的原材料,塑料可通过石油提炼制造,由此让学生意识到人们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将自然世界中各种各样的原材料加工成人工世界里的不同材料,再用这些人工材料制作出各种不同的物品,丰富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在课的结尾,可结合板书,进行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原来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分成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物品,这些物品是人类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的,而这些材料的原料最初是来自自然世界的各种资源。所以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其实也是密不可分的。
六、划重点
最后,总结一下本课的教学要点:
1.紧紧抓住本节课的核心概念: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
2.立足单元教学,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主要体现在对材料特征的把握上,只要学生能说出同一种材料的典型特征,不同材料的典型区别即可。
3.注重课堂研讨,在研讨中升华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在反复比较和表达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不同材料的认识。
这就是本课的解读,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