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鸟”小姐,到克里斯丁,Lady Bird迅速完成了自己从叛逆少女到懂事成人的蜕变。
伯德女士是她给自己起的名字,不但取了,还要求所有人都使用它。我们不知道伯德女士在推广自己的新名字的时候遇到了多少阻力,又有着如何的坚持不懈,反正影片开头的时候,所有人(包括她的母亲)已经如此称呼她了。
像很多愤世嫉俗的青少年一样,伯德女士反感周围的一切,公然挑衅教会学校的公序良俗,执意要去离家很远的大城市上大学。
像很多青少年与父母的紧张关系一样,伯德女士和自己的母亲坐在车上,可以前一秒还画面宁静,后一秒就开始争执大吵。——不需要有非常具体的理由,两人话赶话地辩论,火力迅速升级,直到暴怒的伯德女士突然打开行驶中的车的门,停止了这场争吵。
这就是非常青少年的一部电影。有着亲子关系的剑拔弩张,脆弱的友情,懵懂的爱情,轻率的性关系……以及强烈的想要挣破牢笼的欲望。——就像我们的少年时代。
但这又是一部非常理性化的电影。
花甲之年的母亲还在为了生活奔波,满头白发的父亲刚刚遭遇了裁员,名牌大学毕业的哥哥在超市收银……母亲的暴躁也许正来自于生活的摧残,压力,消磨了她的耐心。她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却不时打击她,认为她一无是处。她指责女儿花了她太多钱,在女儿愤然表示以后赚钱还她时,嘲弄她根本找不到工作……
感觉每一句都是不该说的,每一句话都足够扎心,细细的插在心里拔不出来那种,有可能会在以后的岁月中不时疼痛发作。——这种争吵太过典型,也许很多70、80后都在这一幕中看到了似曾相识的过往。
有的人也许终身带着这些细细的刺生活下去了。
但伯德和她妈是幸运的。妈妈在女儿离家前,写了一页页的信想要表达自己的爱意,却终不能战胜自己的愤怒或骄傲。这些被揉成一团的废纸被伯德爸爸捡起来,抹平了,塞进了伯德的行李箱里。
远离家乡的伯德小姐在这几张皱巴巴的信笺里开启了对家乡的重新审视和牵挂,纽约自由的空气也并没有带来向往中的快乐,她陡然开始想家,她去自己一直厌烦的教堂,出来后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电影的结局有点像父母辈的自我安慰——孩子的叛逆虽令人痛苦,却是短暂的,总有一天,他们会幡然醒悟,回到我们的身旁。
但是伯德小姐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叛逆少女,她跟母亲的紧张关系是建立在两人深厚的情感基础之上的。而且,她有一个温和、充满爱的父亲。一家人虽然摩擦不断,吵吵闹闹,却也并不缺乏温情和关心。
正是这些日常点滴给了伯德那时那刻拿起电话的能量。
伯德,其实只是个披着叛逆少女外衣的乖乖女。她的背后,是完整的家庭,互相支撑的父母,是不完美但是难能可贵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