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不难明白,在企业做的项目功劳被某同事抢了,明明是我出的方案,项目奖金却被某同事拿了,我委屈受伤害了,伤害是来自他人的,叫做“受”害者
在生活中,男朋友今天为了小事又说我了,又和我吵架了,我委屈了受到伤害了
这些问题都是受害者的事件,这些事件每时每刻都会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上演
什么是创造者?创造就是新的东西,是自己可控的,创造者也可以是将受害者的事件,按自己的想法创造出它的路径,而不是只能是受害者
80后的小伙伴们小时候,如果你摔倒了,爸爸妈妈都会说到,这个地板让我的宝贝摔倒了,打死它,接着就拿起穿在脚下的拖鞋用力的打着地板(画面感是不是很和谐)
此时此刻你就成了受害者,因为是地板让你摔一跤,这个是来自他人的伤害
栗子:说回男女朋友吵架事件,有很多小情侣们为了小事吵的不可开胶,最后开始冷战,虽然说这是女生的专利,但女孩纸不理你,做为男生的你哪能掉了面子呢,大家就一起冷战吧
女生的闺蜜看不下去了,这都冷战了一个礼拜了,得想办法解决呀,将小情侣一起约出来逛街吃饭,在逛街的时候闺蜜拿着女生的手机给男方发了一条微信“对不起”,然后将短信删掉,在吃饭的时候拿着男生的手机给女孩纸发了一条微信“对不起,再将其删掉
回家的路上两人就开始聊的火热了,比之前还亲密,就3个字的事情,大家都不愿意妥协,不妥协大家都成了受害者
妥协可以理解为创造,主动的人才是创造者
在这里有个容易让人错觉的点,我妥协了但我心里还是会委屈,那这就不是创造者了,这就是前一篇文章里分享的,讨好型人格
创造者和讨好型人格的区别就是,解决事情后你是有成就感的还是委屈的
现在就需要大家一致性的表达,就是身心合一
现在80后的大家都已经当了爸爸妈妈,再碰到自己小时候的这种摔跤的事件,已经不会给自己的宝贝说是地板的原因了
但是家长们还是会无意识的要求小朋友,你“应该”这样做,这个“应该”是站在成人的社会圈、成人的角度去给小朋友定规则
这种就是强制让小朋友变成了受害者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让自己变成受害者的同时,也不要强制把别人变成受害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