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说】《鬼吹灯》第一部:标杆式的网络小说

【小说】《鬼吹灯》第一部:标杆式的网络小说

作者: 多汁面包 | 来源:发表于2020-09-21 01:59 被阅读0次

      笔记+书评,略微絮絮叨叨。

一、综合

       作为一部网络小说,鬼吹灯无疑是成功的。

我觉得网络小说有自己传播盈利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导致网络小说的写作和传统小说不太一样。其中最重要的两点,一个是要够长(有的平台是30万字+稳定日更3000你才能跟责编谈上架。可是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字数,让这种小说的结构不能太复杂。太复杂了读者很可能根本记不住之前的情节。还有一点关于这方面的通病,就是水字数。各路作家会千方百计地把字数水起来,以便达到日更标准。),另一个是节奏要足够紧凑(想想看,一部作品前30万字不花钱,第30万字开始让读者掏钱,每个读者的书架上有至少5本订阅,他们还能随时取消订阅,不上点手段是钓不住读者的钱包的。节奏过于松垮,就连大神都会掉订阅)。就这两点来说,我认为鬼吹灯的第一部还是比较成功的。每一章都勾着你往下看,刺激你分泌多巴胺,期待下一个情节,在这个层面上鬼吹灯是一部很好的网络小说。

我之所以强调第一部的优秀主要是我主观上并不喜欢第二部作品。我是冲着小说中的悬疑恐怖去的。虽然作者天下霸唱把它定义为探险小说,但我基本上认为纯探险小说很难吸引我。毕竟稀奇古怪的建筑和生物,拍成影视作品要比看着文字硬去想象直观得多,以至于我可能会给这种概念设计的视觉作品打高分而给文字作品打低分。第二部的悬疑恐怖成分真的被压榨得非常少了(其实第一部从云南虫谷开始,我就觉得吸引力减弱,但是基于一部作品的完整性,我觉得有必要一起评价)。

众所周知,《鬼吹灯》是盗墓小说的开山之作。很多人把鬼吹灯和盗墓笔记作比较(这一点我真的想多说一句,盗笔我是喜欢的,但如果你把两部作品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三叔就是个鸡贼。说实话,要不是喜欢里面的人物我早骂街了,会挖坑不会填坑。写过这种泛悬疑小说的都知道,挖坑远比填坑简单。这一点鬼吹灯起码自圆其说了,基本上没什么坑。),但无论如何,(盗笔是鬼吹灯衍生出来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盗笔最先是作为鬼吹灯同人发在网上的,如果没记错的话是贴吧。后来起点的编辑找到了三叔,然后修改了内容,变成了一部原创作品。当然,三叔当年发的那个贴子可能是被删了,但起点作家的指导课程里曾经提及过这件事。后面我也会说道,为什么大家会喜欢三叔比霸唱多一点,三叔在处理剧情的时候真的比霸唱聪明很多)盗墓笔记身上都有太多鬼吹灯的影子。后来很多小说的写法都有在有意无意地模仿它(然而这一点我并没有亲身体验。盗墓题材的小说,有鬼吹灯和盗笔我就足够了,不会入别的坑)。

二、故事

       第一部共有四本。

第一本精绝古城讲了六个故事。前面两个故事讲的是胡八一他们家盗墓的渊源,第三个故事就是鬼话(去寻找走失知青然后遇到鬼的那个)。第四个故事九层妖楼开始,整个作品渐渐进入正题,这一个故事的想象力还是值得肯定的。第五个故事就是岗岗营子去盗将军墓+发现关东军秘密要塞。截止到这里我都认为这本书是一本写得还不错却并不能称之为优秀的书。让我给这部分打分我可能也就打个三星,给文笔和想象力。

真正进入高潮的是这本书的最后一个故事,也是最长的一个故事——精绝古城。到了这里,我才找到了我一直在寻找的东西,这本书才算是满足了我的需求,以至于前面所有的铺垫都让我觉得值。

这个故事有整本书最精彩的两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是楚健和萨帝鹏上了承载精绝女王棺椁的石梁以后被尸香魔芋迷惑,双双死在鬼洞之上。后来胡八一上去救人,打开棺椁后发现躺在里面的是Shirley杨。这一段我是真的起鸡皮疙瘩了。整个片段,从萨帝鹏打死楚健开始,恐怖气氛层层渲染,到Shirley杨的脸出现,让这个感官的刺激达到顶点,好像一阵阴风从脚指头开始徐徐向上撩拨,最后直达后脖颈,令人汗毛倒立。我觉得把最熟悉的人(Shirley杨)安排进最神秘的地方(精绝女王的棺椁)这种反差真的非常棒的恐怖场景设计。即使是第二遍刷这本书,知道所有剧情,看到这里都会感到莫名地诡异。

第二个片段是五个人进入先知的墓室,起先石匣上的画说是室内多了一个人,这一部分就是个小高潮;后来第二层石匣上又给出了众人两个选择,一个是被恶魔杀死,一个是杀死恶魔。在第一个小高潮处,现实和预言是矛盾的。虽然文中没有明说,但角色们口嫌体直的状态是每个读者都能get到的——他们在内心深处都默认了先知的预见性。所以先知的理论(这个屋子里只有四个人)和现实(屋子里有五个人)存在谬误,这一点很好地制造了恐怖感。一般这种现实和情报不符的桥段都是能增加恐怖感的手段。

随着剧情的进一步深入,在证明了先知的正确性以后开启第二层石匣的时候,先知给众人出了一道选择题:被恶魔杀死或杀死恶魔。让角色做出不可能的选择一直是最好的冲突,也是这类作者常用的手段。所以这一个片段的设计我觉得还是相当精彩的。

冲着这两个片段,我能给这本书八分。

第二本龙岭迷窟里,严格来讲有四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老乡李春来的绣花鞋。这个故事不长也不复杂,引出了胡八一、胖子和大金牙去倒龙岭迷窟古墓的故事。

龙岭迷窟的故事在整本书里面占的分量并不大,但却是整本书——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系列里面,完成度最高、最引人入胜的故事,没有之一。我对龙岭迷窟这个故事的喜爱,甚至超过精绝古城。虽然鬼吹灯系列的故事质量良莠不齐,但就这个故事而言,接近完美,如果后面不再强行加入吃人蜘蛛那种桥段,我觉得可以打出9分(网络小说就是这样,每天都得更新,一个点子得写好久才算回本。既要够字数又要勾人心,只能往里面塞一些奇奇怪怪的元素,挖着挖着坟还得打打怪)。

但很可惜,这个故事非常不适合拍摄影视剧。首先是送审这一关就过不去。谁让幽灵塚本身就带有“上身”这类“封建迷信”的属性呢。

这个故事跟精绝古城比,恐怖感未少,还多了很多悬疑的成分。其实精绝古城这个故事,没什么真正的悬念。而龙岭迷窟却从一开始就一直在铺设悬念。

首先,三人在进入龙岭迷窟之前,接到了两个不同的情报,一个情报说这是个周代的墓,另一个情报说这是个唐代的墓。这是故事的第一个疑点。

三人找到盗洞以后进入,期间出现了一次“鬼吹灯”。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当众人想要重拾火焰的时候,发现蜡烛没了,并第一次遇到了挡路的石板。于是他们往回爬。这个过程中,大金牙又第二次遇到了挡路的石板,于是再一次往回爬。这个时候,爬在最前方的胖子,遇到了三个洞口。除了中间的洞口,左右两边的洞口尽头都会遇到挡路的石板。

这一过程的悬念设置得非常好,为之后引出幽灵塚做了第一层铺垫。

后来发现这是个唐墓,但,第一,没有修完;第二,墓室里面居然躺着西周的棺椁;第三,盗洞居然和西周古墓墓道相穿插。这是第二层铺垫。

这之中,作者安排进来一个人物,就是建造鱼骨庙的盗墓前辈。这个盗墓前辈不仅仅因为建造鱼骨庙推动了剧情,还因为对他心理活动的揣测,留下了大量悬念,画面感也是满满的。

所有铺垫饱满充分又与结果紧密相连,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却挂念不放。真相揭开的时候,确实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这就是好的悬疑故事,而很多悬念和结果连接不深的故事,真相揭开的那一瞬,只会让人有种“裤脱看这”的感觉。

当然了,这个故事不仅仅只有悬疑,在悬魂梯那一段还贡献了不少恐怖感。你想想,狭窄黑暗的墓道,走不到尽头的楼梯,每隔二十三个台阶出现的月牙缺口,这三个主角真是站在了世界上最没有安全感的空间里了,光打上这一段话都让我起鸡皮疙瘩。而每隔二十三个台阶出现的月牙缺口,更是诡异中的诡异。与常理不符的现象,让人陡然生出一股绝望。

剩下两个故事,一个是鹧鸪哨和了尘长老黑水城盗通天大佛寺,另一个是石碑店探棺材铺地洞。这两个故事我觉得都没什么可圈可点。通天大佛寺的故事主要功能就是讲一讲Shirley杨与鬼洞的渊源,而棺材铺地洞的故事是为了引出之后云南虫谷之行。

这两个故事我都没有很喜欢。尤其鹧鸪哨与了尘长老盗通天大佛寺的故事,我是极不爱看的。首先我就不喜欢鹧鸪哨这个人物。这个人物相当扁平刻板,在刻画他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武侠片中的大侠。但是细细读起来又没有那么厚的维度,只流露着中二般的意淫之感,看完之后唯一想说的就是:算他牛逼行不行?

而且这个故事真的是水到不行,车轱辘话来回说,前面讲过一遍的事情后边还要再说一遍。我能理解你在连载的时候用这些东西凑字数,但是实体书发行的时候责编就没要求你删掉这些废话吗?而且这个故事写得十分随性。没什么布局结构,剧情更是想起一出是一出,跟说书似的。你盗通天大佛寺就盗吧,中间还要来个盗铜棺女尸的故事来阐述鹧鸪哨的牛逼。过程描写得事无巨细,然而跟故事主线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关键是这个故事一点想象力都没有,平庸到不行。我是不知道别人喜不喜欢,我自己本身觉得整整一段都很无聊。

之后第三本和第四本,我觉得基本上是二星半到三星的水平,悬疑恐怖的成分比较少,主要放在“冒险”这个主题上(这就是我说的,三叔的高明之处。网络小说连载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那么在没有好的故事可写的情况下要怎么办?霸唱选择写一些差劲的故事,而三叔却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人物的深刻刻画上。前者虽然满足了要求,但不免有些鸡肋;后者另辟蹊跷,虽然填不完坑这点备受诟病,但仍然圈粉无数)。

云南虫谷那本整整一本除了最后一个故事讲的是大凤凰寺鬼母坟,前面都是云南虫谷。而且书扉页前的地图画得十分不走心。鬼母坟这个故事没啥意思,虽然用了不少章节,但情节和想象力都乏善可陈,唯一的作用就是引出昆仑神宫的行程。

这本书冗长啰嗦,没什么意思,但有两个地方想象力还是很厉害的。第一个地方是进入虫谷前在榕树下露营的那一段。从听到鬼信号到发现玉棺,整个故事还算让人惊叹。鬼信号的来源,玉棺里的液体,到后来老榕树的大开杀戒,我觉得这一段要是能拍成个电影或者动画,好好搞搞美术设计,会制作成非常不错的概念作品。

第二个地方是葫芦洞。那些痋人和霍氏不死虫,尤其痋人和那些诡异的女尸,要是拍成电影应该会十分震撼。霍氏不死虫本身的设定还满好玩的,什么轮状神经,说得跟真的似的让我期待世上真有这样的生物存在,而且被熔岩覆盖以至于和岩洞融为一体制造谷中毒雾这点也很令人赞叹。

还有一处勉强算有趣的是献王墓里的那三具棺材,确实增加了一些悬疑的成分。

第四本书真的,已经不能用无聊来形容了。不仅无聊,而且叙述混乱,搞得我记不住前因后果。唯一让我还能提起兴趣看的就是凝固在时间里的恶罗海城那一块。这本书我不想多说一句。

三、文学特点

再说说这本书的文学特点。

有一点我不是太明白,两个福建人怎么这么贫?说好的南方人的内敛含蓄哪里去了?这本书的文字很有特点。首先遣词造句很简练直观,便于想象。语言幽默,中间穿插大量土语歇后语,以及充满时代感的什么语录啊诗词啊,咋说,口气很像我姥爷。后来这两个人还互相“胡司令”、“王司令”的称呼,管人Shirley杨叫“杨参谋长”,觉得又蠢又滑稽,但是还挺有意思的。

我看有人说,看了这套书认识了很多生僻字。表示同意。吾辈没什么知识文化的人,确实发现阅读的过程中要查不少字典(后来我的读书笔记上都有生字表了)。

而且真的很贫,经常以插科打诨来塑造人物形象。不过对于这种写法我倒是挺喜欢的,文字很有年代感的同时,性格上又与时俱进,接了现代人的地气。而且很佩服作者对方言的文字模拟,就算默读都能读出口音来。

另一点我很佩服的就是这本书的背景描写。一个好的作品不能失真,要有说服力。想做到这一点,在背景描写上要下很多功夫。虽然读者不是行家,他们也许什么都不懂,但是背景描写过于简单过于脱离常识就会让读者有一种智商被侮辱了的感觉。而大量出现读者不熟悉却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儿的名词和场面有的时候会给作品加分。比如这部书花了很大的笔墨描写沙漠以及深山老林里的地质地貌特点,这让没去过的人也感到真实。还有作者对于内蒙猎人饮食的详细描写,越南战争的场面描写,枪械的知识介绍,大段的切口黑话等等,都给人以真实感受,神话传说文人典故国内外的奇闻异事更是信手拈来,很容易让读者接受书里的任何设定。

对于背景描写上下的苦功夫还包括对《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大段的文言文以及详细解释。因为这本书是整个故事中最重要的设定,所以霸唱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增加它的说服力。抛开这些东西的文学性和真实性,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些内容足以让我们投入这个世界。

还有就是真真假假的知识穿插在一起述说,什么轮状神经,霍氏不死虫,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反正听上去都挺那么回事儿的,这个真假的度掌握得非常好。这样读者会有一种奇异的代入感。其实这个度是不容易掌握的。现代人教育水平都很高,你要是说的假知识与读者的认识不符,反而减少了作品的说服力。假知识要超脱一般读者的认知水平,才能让人相信。知识真真假假,真的知识让读者坚信这些冒险发生在自己生活的世界中,利于想象;假的知识又让他们对这世界充满期待,能让他们更兴奋,仿佛那奇幻世界是自己能够触碰的存在。

还有该精确的时候精确,该粗略的时候粗略,作者对于这个分寸掌握得也很好。比如说时间线很精确,什么时候出发,几天以后到达,上午还是下午,什么时候吃饭睡觉,如同在读一本日记。虽然这种写法略显啰嗦,却增加了很多说服力。但是在一些模棱两可甚至作者都不知道怎么搞的事情上,又只挑能说的说。比如说胡八一的八卦演算、分金定穴,到底什么原理,作者就没有说。一方面话说一半,容易让读者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另一方面因为这些东西都是虚构的。不可能靠着八卦就真能制造一个悬魂梯(而实际上作者甚至没有仔细阐明悬魂梯的原理),也没人能通过分金定穴真的找到古墓。这些东西说多了反而容易让读者抓住把柄。

在剧情推动方面,这本书的特色也比较明显。首先剧情的推动非常流畅自然,仿佛一个人站在旁边观看一样,细致精准且画面感强。有的时候为了说明流畅,哪怕一个很小的进展,作者都不惜抛出一个人物去推动。当然,大部分的人来得快走得也快,死得更是毫无征兆。另外一方面,有些地方也过于流水账化。虽然有部分不错的悬疑恐怖桥段,但整体来看,还是靠着故弄玄虚来拉读者入坑的(不过这一点我能理解,恐怖感是非常难以制造的,尤其在这个文盲率几乎为零的时代,真的很难有什么东西能让现代人感到恐怖。想必这也是恐怖片普遍分低的原因之一吧。)。好在作者除了故弄玄虚以外还有别的手段,与绝处逢生的戏码穿插使用,居然非常引人入胜(关于绝处逢生的戏码,我发现霸唱尤其会用。他喜欢把所有不利因素集中在一个时间点,所有的倒霉事儿同时发生,看上去毫无生还可能,但在最后关头,这些不利因素却互相作用,最终帮助化解危机,让主角逃出生天。这种手段还真是屡试不爽)。

四、人设

人物的塑造不能说饱满,但是还算有板有眼。两个主要人物都是靠着对话来塑造性格的。至于Shirley杨,我一度怀疑是靠着读者的想象力塑造的。总之,虽然略显单薄但并不会有什么违和感。就比较而言,胡八一的性格是最饱满的,又有直男的那种散漫和不解风情,又有一些怜香惜玉的情怀;热血无畏且有责任感,小事儿上耍赖,大事儿上果断。

对于老胡人物塑造,有几个片段让我觉得记忆很深。

[if !supportLists]1.  [endif]胡八一眼睛里进了沙子,闭着眼睛吐了一口口水,正好吐在了Shirley杨的脑袋上。他发现以后吃了一惊,然后立马若无其事地转移话题。

[if !supportLists]2.  [endif]胡八一跑去谢谢Shirley杨的救命之恩,说了两句又开始管人家要钱,要完钱又后悔。

[if !supportLists]3.  [endif]Shirley杨本来是给胡八一送钱去的,两个人说两句呛呛上了,胡八一一激动就开始装清高了。Shirley杨(应该是在)逗他,问这钱你不要了是吧。胡八一说,那算你借我的行不行,到时候连本带利还给你。

这几个小场面虽然很不起眼,但连在一起看却把老胡性格里可爱又笨拙的一面给刻画出来了。

胖子这个人的人设虽然简单,倒是从一而终,可见作者还是脑子里绷着这根弦儿的。为了让人物的设定更鲜明却又不至于抢了主角的风头,平面又不刻板,作者给他安排了一些小的设定,比如恐高症啊,比如贪财之类的,为此也增加了不少戏剧性,推动了剧情。

Shirley杨的人设在笔墨上下的功夫并不多,但是始终没有崩。在这样一部男频小说里,一个女性角色的塑造是很讲究的。首先她得是个美女,但是这个美女除了美还有多少魅力或者怎样散发魅力却比较难掌握。如果她女性魅力过头了,就会成为情爱戏,但是她要仅仅是个花瓶又担当不起主角的责任。所以霸唱的处理手法是把她简化,不给她太多的无用的设定,不让她的性格过于抢眼,不过度描述她的外在。在剧情推动上把她当成男人,不让她有太多女人的麻烦,不让她有过多的魅力去扰乱男主,不让别的男人对她有过多的关注以免剧情跑偏,感情戏也大刀阔斧只谈结果不谈过程(感情戏这一段,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俩人有意思,但谁也没明说。虽然没有明说,但却意外的没有什么暧昧之感。主要还是因为作者处理得非常干净直接。胡八一不说他喜欢Shirley杨,只说他去美国是因为和她分不开了。又想把那杨贵妃含着的玉送给她让她高兴。Shirley杨表达感情也很实际,直接花钱修庙筑佛,给胡八一他们积阴德。算是非常直白了)。所以这个人物虽然简单但是插在这里毫无违和感。

这里想说很多作者在男人戏里面穿插女性角色的时候,不知道是为了引人注目还是作者自身的偏好,总喜欢在女主身上放一些他们看来也许很可爱但读者会讨厌的设定。最常见的就是女强人的性格设定。很多人会把不讲理、言语间(或肉体上)带有很强攻击性、骄傲又不可一世等等这种人设放在女主身上以体现她的优秀和强悍或者性格鲜明,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非常讨人厌的。我的感觉是,除非剧情有需要,不要这样处理女性角色。还有一种设定也很讨厌,就是总是拖后腿的女主。女主可以是弱不禁风需要保护的,但她应该是客观上存在被保护的理由,而不是主观上总是破坏别人的好事儿。比如说因为自己的固执或者什么奇怪的价值观让主角一行陷入困境却不自省等等,这种角色无论男女我都很讨厌——除非他们是反派。

我觉得之所以这两种人设很失败就在于作者在塑造这两种角色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她们是“女人”,其次才想到(或者根本没想到)她们是“人”。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这些角色是男人,你们还会喜欢吗?一个自大、蛮不讲理、经常打人骂人用鼻子眼儿看人的男性角色你会喜欢吗?不会。一个总是固执己见,为了自己的想法不顾团队安危毫无责任感的任性男主,你会喜欢吗?不会。那为什么要创造这些女性角色呢?因为作者觉得这些女性角色长相可爱应该被包容。我不知道作者在创造这种人物的时候是不是内心对这些女性角色产生了感情,但是对于读者来讲,当他们带入男主的时候,并没有义务要包容女主这些讨人厌的缺点。

很庆幸,Shirley杨在这一部戏里并没有以上任何毛病。她虽然不复杂,但是确实让读者感到重要的同时又不抵触。所以我一直觉得,如果作者没有能力塑造出一个丰满又讨喜的女性角色,那就尽量把这个角色简化处理。切不可多此一举,安装些费力不讨好的设定让读者平白去讨厌。尤其是这种网络小说,如果这个女主超过三次惹人厌的话,读者是会弃文的。

还有就是有些很小的人物,作者却塑造得非常饱满。比如说九层妖楼那个故事里面的二班长。这是个小人物,他说话有口音,层次不高又小心眼儿,但是危急时刻非常果断无畏。还有卖绣花鞋的老乡李春来,小小一段故事就把这个人物的懦弱、狡黠、矛盾描画得入木三分、合情合理,完全符合他社会和心理层面的维度。

不过可惜就可惜在鹧鸪哨这个人物上了。这是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可是作者在刻画他的时候完全看不出下了多大功夫,一直在套路。可能作者太急于把这个人物推出来,以至于根本没来得及为他做更多维度的人物设定。许是作者也发现这个人物缺乏魅力了,只好一味强调他很强。

还有就是胡八一、胖子、Shirley杨三人之间的情谊。他们不离不弃不给人添麻烦,这一点设计的简单纯粹。因为本来这就是部探险小说,读者需要把注意力放在探险故事上,而不是人物间无畏的内心挣扎上,他们只需要像程序一样坚持这种不离不弃的情谊就可以。

五、评分

      四星八分。整体水平不高,但有很令人瞩目的地方。

六、最后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高中时候,当时是那种盗版的大本合订集,一个人买两个班看。我们理科班的男生一到上文科课的时候就会冒出一句话:“书呢,我要吹一下。”我高三那年买了一套正版的。当时网络小说或者IP的概念并不像现在这样流行,要知道那个时候韩寒和郭敬明依然如日中天。没人知道鬼吹灯这故事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只是觉得这种写法很新颖,好像连载的漫画一样一环扣一环。

七、素材

      ·我跟胖子一听这话差点没吐血,真是赶上我们哥俩烧香,连佛爷都掉腚。P65

       ·知道什么是野生的人吗?就是在野地里生的,可能是树上结的,也可能是地里长的,反正就不是人工的。P69

       ·英子的脾气比燕子年轻的时候可冲多了,气死独头蒜,不让小辣椒。P69

       ·苍山如海,残阳似血。P71

       ·越说越没谱了,我长个脑袋容易吗?我这脑袋是用来思考人生的,不是用来摆个鸡蛋让你们当靶子的。P96

       ·哪有什么小孩子?你虎了吧唧的是不是眼花了?P97

       ·我连吃奶的力气都使了出来,扳手差点被我撅折了,终于听到“嘎吱吱吱吱”一通响,门下三个排气槽“哧”的一声,气密门内填进了空气,铁门咯嘣咔咔咔咔……P106

       ·咱们要是被关在这间密室里,恐怕连哭都找不着调门儿了。P107

       ·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P117

       ·大金牙还是以前那样,长得俗不可耐,一身市侩气,不显山不露水的,其实他在潘家园是属于很有资历很有经验的大行家。P126

       ·陈教授和Shirley杨的目光都被胖子手中的玉佩所吸引,胖子拿着玉佩的手到哪,他们的目光就跟到哪,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P136

       ·这时候,远方的天边裂开了一条暗红色的缝隙,太阳终于要出来了,我们不由自主地都向东方望去。

那光芒慢慢又转为玫瑰色、血红色,最后化为万道金光,太阳的弧顶露了出来,这一刻,无边的沙海像是变成了上帝熔炉中的黄金。P182

·胖子刚开始说得理直气壮,说到后边想起来Shirley杨是掌柜的干活,担心把她说急了不给钱,话锋一转,又变成了苦力的干活。P183

·我怕你瞧眼里拔不出来了。P194

·千金之躯,不坐危堂。P202

·我是一个老兵,胖子当年在他们单位,也是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什么的。P229

·我看Shirley杨竭力忍着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不看胖子的匕首,却盯着我看,我心中一软。

·您能有什么事求我?看来有钱人也有烦恼啊,总不会是想让我帮着你花钱吧?P2

·恐慌是人群中传播最快的病毒。P52

·这不还没死呢,死不了就得接着活受罪。P110

·按倒葫芦又起来瓢。P148

·托马斯神父说道:“现在死到临头,你还能如此镇定,我对你表示敬佩,不过也请你尊重我的信仰……不过不过,信菩萨真的可以活下去吗?你该不是在骗我?”P178

·连吓唬带咋呼

·老棺材瓤子

·钱首长……不不……胡……胡首长。P215

·重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

·响晴白日

·有些事物到了最美丽的阶段,反而就距离毁灭不远了。P40

·三魂满天飞,七魄着地滚。P48

·餐风饮露

·我和胖子突然变得积极起来,使得Shirley杨有些莫名其妙,用好奇的目光看着我们。我见胖子唠叨个没完,急忙暗中扯了他一把,低声说:“厕所里摔罐子,就属你臭词儿乱飞,装他妈什么孙子,你不就是想看看裸尸吗?甭废话,赶紧抄上家伙开路。”P114

·不像胖子那种人,捂着鸡巴过河,吓小心。P145

·心脏怦怦怦怦跳成了一个点儿。P159

·莫不是龙王爷亮翅儿了?P199

·你瞧我的,就算是他妈圣母玛利亚挺着两个奶子过来说这棺材里装的是上帝,老子也照摸不误。

·你这么做真是多此一举,我宣布从现在开始撤销你副司令的职务。P237

·扁毛畜生

·鸡多不下蛋,人多瞎捣乱P27

·要是普通人挨上这一下,就得让胖子砸得从嘴里往外吐肠子。P53

·既然逃不出去,也挡不住它,咱们俩就去跟它耍王八蛋,拼个你死我活。P54

·我除了擅长寻龙诀之外,还有个拿手的本领,就是别人如果问我一些我不想回答的问题,我就会假装听不见。P58

·你还懂葡萄牙语?我说这字怎么写得像一串串葡萄。P58

·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

·三魂幽幽,七魄渺渺。P139

·流出填满水纳滩的眼泪,不如想出个纽扣一样大的办法。P139

·蝮蛇五步之内,必有解毒草。P139

·话说三遍淡如水。P145

·癞蛤蟆跳到脚面上,不咬也吓一跳。P150

·我想咱们三十六败都败了,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好怕的。P158

·我假装没听见

·有屁股就不愁找不着地方挨板子。P169

·照明弹悬在空中,把湖面照得一片通明,四周受惊的蜉蝣曳着光尾向各处飞散,流光乱舞,这时的景象,就如同在黑夜的天幕里爆开的烟花一样光芒灿烂。P188

·你个衰仔坑老拐幼啊,这损招连狐狸精都想不出来。P209

·我说你们管不管我了?要给明叔号丧也先把我弄上去啊,咱们一起哭多好?P214

·高兴起来天上七仙女的屁股也敢捏上一把。P224

·不过剜出眼睛与剥皮宰人相比,已经属于半价优惠了,想到这里精神也为之一振。P232

·想不到你还知道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以前还以为你除了会看看风水之外,就只会数钱。P251

·五行的道理就好比是车轮子的道理,怎么说都能圆了。P257

·胖子被我和阿香的体重往下一坠,勒得差点没吐白沫,突然生出一股狠劲,就这么坠着两个人,一步一步爬向岸边。P279

·好说不好听

·胖爷我发了财,就他妈把帝国大厦上插满了冰糖葫芦。

相关文章

  • 【小说】《鬼吹灯》第一部:标杆式的网络小说

    笔记+书评,略微絮絮叨叨。 一、综合 作为一部网络小说,鬼吹灯无疑是成功的。 我觉得网络小说有自己传播盈利的独...

  • 鬼吹灯 果然精彩

    今天看完了鬼吹灯的第一部,精绝古城,确实很有意思,符合我的胃口。 这部小说是典型的网络小说,语言文字简练明了,故事...

  • 俗语:鸡不过六,狗不过八,啥意思?老祖宗的话现在还适用吗

    现在网络小说和网络电视剧非常流行,很多网剧都是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来,比如长期以来都很热门的《鬼吹灯》,就是这样一个超...

  • 你看什么书啊!

    下午无聊,跟舍友谈论喜欢的网络小说类型。 我:我第一部看过的网络小说是 《坏蛋是怎么练成的》贼喜欢谢文东, 高中时...

  • 第一次与牛人亲密接触

    还记得当年开创网络小说先河的《第一次亲密的接触》吗?网上第一部畅销小说,它开启了网络小说的先河。记得那段经典的开场...

  • 网络小说①

    网络小说是我的阅读起点,记忆犹新的是当时看的第一部网络小说:《斗罗大陆Ⅱ绝世唐门》,看了小半后顿感震惊。因为那是我...

  • 野蛮城内的版权保护

    随着《寻龙诀》和《九层妖塔》这两部因为网络小说《鬼吹灯》小说系列改变上大银幕之后,原来投资人和大量的资本市场开始关...

  • 写作精英榜|网络写手王昙:恐怖故事偶然走红

    相信不少人都读过网络小说,比如《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等,即使没有看过的人,也打都听说过由它们改编的影视剧。...

  • 文字洗礼

    曾经写过五年的网络小说,也看过许多书籍,其中有古典文学,也有现代的励志文,当然更多的是快餐式的网络小说。 一直想着...

  • 追书《鬼吹灯》20171128

    不知哪来的胆,这种惊悚的书她爱看! 继看完适合学生看的《查理九世》后,最近开始追成人的爱看的网络小说《鬼吹灯》,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说】《鬼吹灯》第一部:标杆式的网络小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um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