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中写道:《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被奉为兵家经典。就因为太精深,多年来始终未曾有勇气去研究和参悟。最近在读《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一书,该书通俗流畅,精彩纷呈,不觉有豁然开朗之感,受益良多。现将若干观点整理如下:
1.《孙子兵法》研究的是“不战”,而不是“战”,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2.《孙子兵法》的“计”,不是用计,不是奇谋巧计,而是计算的计,是讲计算,不是讲计谋。它的计类似于SWOT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孙子兵法》里,要计算比较的有五项:道(国家政策面)、天(军事气象学)、地(地形)、将(领导者、领导力)、法(组织架构、人事制度、物资管理等)。
3.《孙子兵法》也讲诡计,但只作为辅助。上了战场,才开始阴谋诡计的发挥,共“十二诡道”。
4.做任何事,奇谋巧计都不是本质。刘邦赢了项羽,每一步都有奇谋诡道,但本质还是“五事七计”的全面领先,从入关秋毫无犯,“约法三章”开始,刘邦在政治上就已经甩开项羽几条街。
5.“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现在愤青们说起这句话,还饱含热泪和激情。可不知道,这句话的背后,是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破产。汉武帝年年穷兵黩武,开疆拓土,到了晚年,国家快玩不下去了,空前巨大的政治压力,让他给全国人民写了检讨书《轮台罪己诏》。
6.孙子讲利害关系:先考虑避害,再考虑趋利。为什么我们的趋利意识总是百倍于避害意识?主要是因为侥幸心理,赌一把。有人说,大不了重新来过。不是每个人都有史玉柱的命,出局了就没法重来了,因为牌局里的人都不白给,你手里没牌了,那什么入局?
7.古代打仗,烧钱烧得厉害,运粮成本十分高昂,运一钟粮到前线,至少需要花费二十一钟粮的成本。因为千里运粮,靠牛拉车,比人走得还慢,要运粮部队保护。出发时运两万一千钟粮食,运粮部队去的路上要吃掉一万三千钟,到前线交割一千钟,再带七点钟回来路上吃。这还是在平地运粮的情况,如果在山区,那可就是上百倍的成本了。打仗真的是劳民伤财,所以孙子一再强调,能不打就不打。
8.孙子的思想是“求全”,先保全自己,再追求全胜,最好把敌人也保全。他的整个军事思想,是慎战的思想,不战的思想,和速战的思想。
9.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上兵伐谋”,不是说打仗要用计谋,是说要破坏敌方的计谋。计谋双方都有,双方都是谋定而后动,把敌方的谋伐掉了,他就动不了了。“伐交”则是破坏他的外交,打散他的盟友。“伐谋”、“伐交”都弄不成,再不得已才动刀兵。
10.做任何事之前,一是先考虑风险,二是考虑代价,第三才考虑利益。
11.有两样东西最能驱使人犯错,一是利益诱惑,二是焦虑,人一焦虑,就想有所动作,就特别容易出错。
12.人们津津乐道的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例,以少胜多是小概率事件,人人替他大肆宣扬,一千年后你还知道,三千年的例子累计起来,倒显得比比皆是,成了主流。但在管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沉默的证据”,真正的绝大多数,绝对的大概率事件,都是沉默无言的,所以你不知道。
(未完,先交作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