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吳世寧:林日曦不愛看100毛 理性讀瘋狂

吳世寧:林日曦不愛看100毛 理性讀瘋狂

作者: 朱先森 | 来源:发表于2016-01-30 22:15 被阅读0次

    林日曦笑容不多,說話有種看破世情的透徹冷靜——難以想像他是當今青年人惡搞文化圖騰《100毛》和《黑紙》的創辦人之一。他是個討厭制度的反抗者,但靜默不張狂——他討厭上學讀書,曾從設計系輟學,又把《100毛》打造成無波士無制度的打工天堂。今次談讀書,他自行梳理一個主題——他說他要談瘋狂,探索所謂「瘋狂」及「正常」間的模糊界線。林日曦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反思日常,質疑權威,愛讀小說、心理學及社會學。還有,他其實不太愛看《100毛》。
    對,林日曦其實不愛看《100毛》。
    「《100毛》的目的是搞笑,希望把開心及幽默帶給香港人。香港即使政制發展停滯不前,年輕人又無法上游,但香港人一直有苦中作樂的特質,從痛苦中找到好笑的笑料。」林日曦說。《100毛》就示範了這樣的特質——找來元秋扮被稱「政壇元秋」的蔣麗芸,許紹雄扮「4點鐘許sir」許鎮德,讓人一見封面便爆笑不止。「但是《100毛》其實不太適合我。我並不需要人引我發笑。」還不止於此,林日曦說,如果可選擇,他寧願不看新聞不吸收資訊:「去年雨傘運動開始後,我就沒辦法不留意新聞了。但是對我來說,新聞不斷重複,並無營養,書本知識才是更源遠流長的。」他說。
    在林日曦成為今日的林日曦前,他就如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並沒有什麼夢想。他後來走上文字創作之路,可說是毫無預料之下跌撞出來的。他自小不愛讀書上學,從設計系輟學後,有足足一年的失業期,從那時起他愛上了填詞,也因此愛上了讀書。「那一年,我重新看了多首以前聽過的歌詞,由林夕、黃偉文、周耀輝所寫的,覺得拍案叫絕,很有意境。」於是他開始試着自己寫歌詞,改別人的,又為朋友的原創歌曲填詞。
    小事情 愛陳慧寫出平淡
    在商業電台工作的林日曦向商台副主席俞琤自薦,開始走上創作之路,更與阿Bu及陳強開辦「偽文學雜誌」黑紙,以及大受年輕人歡迎的《100毛》。「人會因為瘋狂愛上一件事而願意提升自己。為了當一個好的填詞人,我開始看書。」林日曦當時所讀的以流行小說為主,愛情、推理,什麼也有;但後來讓他感到深刻的是陳慧的小說。他拿起陳慧的《小事情》解釋道:「這本未必是我最喜歡的陳慧小說,但它很能夠表現到她的寫作風格——平平淡淡、『雞毛鴨蒜』(鍾樹根議員發明的四字詞)的微小事情。」林日曦稱陳慧的故事雖起伏不大,但特別能打動人心,也讓他明白故事不需灑狗血撒鹽花:「你估生活裏日日上演的都是這些橋段嗎?陳慧的故事一如生活,所以我才喜歡她的書。」林日曦說。
    你瘋了 誰是瘋子?
    「瘋狂」成為了林日曦近來熱中探討的主題,最近他閱讀了一本又一本相關的書。「瘋狂是什麼?瘋狂與正常之間的界線在哪?科學界對精神病的界定是絕對正確的嗎?」他讀過由精神科醫生曼弗烈.呂茲所著的《你瘋了:不正常很正常,「正常人」哪裡出問題?》,此書嘗試重新定義「正常」,羅列並闡釋社會中的奇怪現象:希特勒是瘋子嗎?但他所作的事需要持續三十多年的高度專注力;精神病院病人是瘋子嗎?但他們比許多「正常人」所作出的傷害要小得多。除此之外,林日曦最近也在讀高銘著作《瘋子的世界》。作者四出探訪精神病院,與不同病人對話。林日曦對其中一個人物故事感覺特別深刻——有個男人失蹤多日,家人報警,結果警察破門而入後,看到的是一個赤條條的男人在吃蘋果。「原來這個男人想試試閉關數天,把自己困在家裏。漸漸的,他的身體感官異常敏感,甚至出現精神出竅,整個人好像被掏空洗滌一樣。於是他開始一次又一次的加長自己的閉關時間,並在每次閉關完結之時,獎勵自己吃一個蘋果。他說這是他第一次確切的感覺到自己在吃蘋果,嘗到了真正的蘋果味道。」這樣聽他娓娓道來,好像正常無異,但這人被警察發現後遭丟進病院當成瘋人看待。「或許,精神病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進程,而不是一個黑白分明的二分法。每個人都可能在精神病的不同位置間。」林日曦說。他再把這種界線劃分視為社會建制力量建立制度管理的手段:「社會、政府、教育、機構,他們希望把人簡單分類,建立一套幫他們方便管理的體制。但是每個人、每人反應都不同,可以這樣被一條線劃分嗎?」統一的制度管理磨滅人性面目,正如精神病院把「不正常」標籤禁錮,在「正常」的巨輪下,輾過的是一張張帶個性棱角的面孔。
    瘋子的世界 拒絕跟大隊
    「瘋狂」指的不止是一種處在邊緣的個人狀態,也可以是社會的集體失序行為。林日曦推介我們讀於1895年出版、社會心理學的經典著作《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如果有人跌落街,只有你一個見到,你就一定會報警。但如果有很多人經過,你就會覺得其他人已報警,而不作行動。當有群眾出現,大家就會放棄主動思考,選擇去跟從領袖。」這本書所剖析的就是在種種群體活動中,個性及獨立思考是如何消失的。林日曦對這樣的現象引為自戒:「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隨波逐流,不要跟大隊。我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寧願站在群眾的對立面,都比犯錯好。」林日曦的確不時反思日常生活中被視為約定俗成、似是而非的大小事情。他在早前著作《白痴》就提過,為何飲茶時大家都要把點心籠裏的最後一件點心推來讓去?結果一件燒賣被筷子硬生生的分成兩半,再分作八分一。林日曦討厭這種假惺惺的禮讓,這樣笑說:「所以每次我也會刻意吃掉最後剩下的一件。」
    就這樣,林日曦閱讀的興趣,漸漸從小說世界移至較理性科學的社會學讀物,他現在所追求的不再是心靈的撼動,而是對人類行為的確切了解:「或許是我的人變得更現實了吧。」他記得,當年在商台工作時曾邀來影評人邁克做訪問。像邁克這樣的影迷,竟說了一番這樣的話:「我現在很少看電影了,因為我已將最好的都看過了。」當年沉醉於電影的年輕林日曦簡直完全不能理解此話;但十多年過去,他稱現在自己終於有「少少明」。「無論是書還是電影,我們始終會對年少時所接觸的感覺特別深刻,因為它同時代表着你某一段的人生。但人到中年,就會發現有些東西開始重複,也無需要再看。」林日曦語調平淡,對此無喜亦無悲,即使對着瘋狂失序的人生現實亦如是。他就是這樣,抽離地靠近,在其中又不在其中,靜靜地冷眼批判。
    夏宇 欣賞夏宇詩歌 破格想法
    林日曦說:「我所欣賞的不是夏宇的文字,而是她的想法。」林日曦拿着台灣詩人夏宇的詩集《粉紅色噪音》說。夏宇以其想像靈動、跌宕活潑的詩歌聞名,而這本詩集以透明膠片印製,讀者需以白紙墊底才可閱讀。而且裏面的詩歌來自一本外國詩集——夏宇以網上翻譯器直譯其中內容。「許多人罵她這樣的做法無聊,但我覺得很吸引。這些字因着翻譯軟件的缺失而產生,會否因此而更有味道?」林日曦說。而他也很欣賞她的《摩擦,無以名狀》——夏宇把她早前一本詩集的詩重新剪接拼貼、組合成新詩。「這種方法很有趣。我不懂讀詩,但為什麼不可以呢?」
    受訪者簡介:林日曦,《黑紙》及《100毛》創辦人之一,亦是填詞人及作家。著有《白痴》、《黑面》及《青筋》等雜文集。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吳世寧:林日曦不愛看100毛 理性讀瘋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xs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