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时间简史》读后感(七)

《时间简史》读后感(七)

作者: 夢随沁動 | 来源:发表于2022-10-14 10:08 被阅读0次

什么是物质的最小结构?在当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夸克。我们都知道,原子核内包含电子、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但它们事实上都由更小的夸克构成。每个质子或中子由三个夸克组成。而量子力学又表明所有粒子都是波,粒子的能量越高,则其对应的波长越短,因此当利用更高的能量时,可能会发现更小的粒子构成。

霍金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可以用带有自旋性质的粒子描述。所谓自旋,即从不同方向观察粒子是什么样的,如果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都是一样的,则这个粒子的自旋为0;如果粒子需要经过360°的旋转才能保持一样,就像单向箭头和纸牌里的黑桃A一样,则其自旋为1;只需旋转180°就显得一样,则自旋为2. 但有些粒子需要转两整圈才会显得一样,这样的粒子就表示其具有 1/2 的自旋。

关于1/2自旋的粒子,听起来很难理解。在网上查阅之后,觉得可以把粒子当做与环境相互振荡的“谐振条件”。粒子只有与环境谐振,才能稳定存在。当粒子的自旋总是1/2的整数倍的时候,类似于无线电理论中天线的谐振,天线的长度为电磁波半波长的整数倍时谐振。如果粒子自旋不是1/2的整数倍,粒子就不能稳定存在。

相关文章

  • 《时间简史》读后感(七)

    什么是物质的最小结构?在当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夸克。我们都知道,原子核内包含电子、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

  • 2017-09-23

    人类简史读后感

  • 《时间简史》读后感

    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过去的时间在何处消失,未来的时间又在何处停止?人类面对未知的宇宙,总会遇到无数的问...

  • 《时间简史》读后感

    重读《时间简史》,感触更深了,第一次读,很新颖,把人类的起源以及进化以如此幽默的文笔写出来,出人意料,引人兴趣,发...

  • 《时间简史》读后感

    本书由史蒂芬·霍金著作,此书主要讲解“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宇宙的历史和将来等,不知不觉中把我们带到理论物...

  • 时间简史读后感

    宇宙有没有边界?宇宙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又有没有终结的时候呢?时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人类能否赶上光速甚至超越光速呢?...

  • 时间简史读后感

    公司前段时间进了一批书,于是找了本书《时间简史》看。说起来时间简史有个谐音,比如问你“你有时间简(捡)史(?)吗?...

  • 《时间简史》读后感

    1963年,22岁的霍金被诊断为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医生当时就认为,他只能活2ー3年,但霍金用自己的坚强和坚韧创...

  • 时间简史读后感

    宇宙是由微量原子通过迅速的膨胀直到爆炸,再在宇宙中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将爆炸后的相同元素的残骸吸引到一起。 ...

  • 读后感|《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一书,最可贵的不是陈述了哪些我们不知道的概念,而在于陈述了科学发展的脉络。宇宙学从何而来?人类怎样一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间简史》读后感(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yh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