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能达到贡献的境地,那应是人生最高境界了。这与使命有关。使命不是利己,而是利他。不是小他,是大的他,是社会,是人类。不是每人都有这福气的。这与人最初的选择有关。
一姚小波

说利他,也许有人觉得矫情,人如何能真正做到利他呢?当我们响应号召,不出门,把病毒捂在家,就是利他啊!有时,是我们高估了这个词。
这场疫情,众志成城真不违过,身边许多人都在选择承担,有的捐款,有的捐物资,有的传递正能量信息,有的协调各种资源……从没有像这个春天一样紧张,有那么多颗心祈愿同一件事。
说说捐赠吧,为了给医院捐赠医护用品,我切身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认真和利他精神。这场弯道接力,也让我发现:弯路上的风景也很好。

启动捐赠是在年初三,维波楼学堂的物资采购人员为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医用物资保障,画家苍籽姐开始了各种查查查,打电话打电话.....从国内到国外,从私人代购到境外救援组织,每天徜徉在这些海量信息里不能自拔,但一次次被宣告证明文件,指定机构,物流不通,物资阻滞……
然后,企业家艳姐接力,除了捐款,开始了各种资源联系。也不知费了多少功夫,有官方公布的资质可靠的厂家接单了,且价格很合理,真是好消息,我们的心都沸腾了,兴奋过后就是物资落实后的如释重负,让大家终于可以松口气。
然而,事情还没完,学堂开始捐款了,小小学堂,几天内作为临时财务官的我收到好几万,这是一件大喜事,我们期盼着货物运单,甚至开心的商量好了怎么接收物资,怎么规划去医院运送。然而,就在约定发货的时间快到时,对方说等等等……艳姐日日信息往来,日日忧,不是钱的问题,作为一个捐赠协调人,要面临的问题很难控制,也远超想象,工厂的复工时间,物资的征用、分配,价格上调……无论是供货商还是协调人,无奈的说或等、或退款。

这时,身在美国的哈维小波老师开始了海外采购,但物资也因航线取消滞溜了。大家又开始新一轮联系,新一轮接力,各代购信息被推送到我这,其中一位蒋小姐印象深刻,她不算是代购,只是友情帮忙,听说我们捐赠给医院,很坦诚的跟我普及不同口罩的适用人群范围,是医用还是民企用,为了能帮忙我们抢到所要求的合格医用物资,先生深夜守在物流点,她则一边带娃,一边半夜和我发信息。后来半路被人高价截走时特别抱歉,但我却感激她,她没有让我这个陌生人先付款,而以同理心来理解我们的资金安全,又另想办法,我看到了她身上的认真与用心。

还有一位工厂女孩,听说我们捐赠,她说看看流水线每天能不能有余,如果有余,以出厂价留给我们,这在当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身边许多人都是以成倍或再成倍的价格在交易,她却这么说。尽管后来确实没有余量了,她很抱歉,但我们仍为她点赞,因为从一开始,她的出发点都是义务劳动。
她们这些举动十分善良,也让我看到了许多人对于捐赠的充分的尊重和善意。
最后学堂的医生也投入接力,又或者说,他们一直在工作之余默默关注。维波楼学堂里有好几位来自不同医院的主任医生,当大多数人在家隔离时,他们坚守在岗位上,依然做着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和辛苦的工作,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每天穿着隔离服,甚至十几个小时,尽量不喝水或少喝水,少上厕所或不上厕所。下班了,还不忘和大家普及一些疫情防控知识,音乐、艺术等精神食粮。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批3000个口罩到位了,第二批1000多个寄出了。虽疫情渐渐好转,但捐赠医院的口罩仍有缺口,这时,艳姐的好消息又来了,8000个口罩次日达。第四批,哈维小波老师将乘第一班复航的班机亲自带回。
近日,当口罩送到了我们捐赠的几家医院,并收到医院传来的温暖的照片时,让我们这近月的紧张焦虑和压力全部消散,所做的一切都很值得。
回顾这一个月,大家始终彼此鼓励,彼此跟对方说辛苦了!谢谢!其实,人若是有一颗利他之心,不觉累。大多时候,一顆善心与热情会感染到他人的。当我经历这一路曲折变化, 一点也没有赋词说愁的冲动,却感觉真实地触摸到时代的脉搏 ,看到人性中爱的底色,让人接收到信任与尊重,爱与暖。

我把这事记录下来,除了在选择利他时,所受的恩惠、喜悦、感动,想说声谢谢!也想说的是:这段时间许多人一直宅在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生活琐碎,就算有受挫是真的,困居孤独是真的,难熬是真的,但要开心啊!选择利他时,你是给,是有能力给,这种给,不一定是金钱或物资, 或是爱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