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一个类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5886/e734df3545ba10c5.png)
如上,定义一个Student类,拥有几个属性和几个方法。
二、深入了解属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5886/fec012ec1bb3620b.png)
前面 所讲8种数据类型,数字默认为0,boll类型默认为false。
除了之前所讲的8中数据类型,其余的属性就会默认为null。
比如;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5886/c7f29d0fc99d8e2c.png)
上面,在类中,系统会自动的给属性 id 初始化为0,所以可以实现id + 3的操作,但是如果在方法中定义了一个变量a,那么就不会实现 id + 3的操作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5886/3aa08716ae5a9851.png)
三、内存分析
首先需要了解的有,栈,堆 还有 方法区的概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5886/ef980c1a5aca6833.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5886/86fd7ce91481bc62.png)
在main中,执行程序的过程如下(以上节的Student的类为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5886/d9e92f5b9fcdec0e.png)
-
JVM先去找这个类,如果有这个类的编译信息,就直接加载了。找不到就报错。
-
这里找到Student类以后,就通过类加载器(Class Loader)加载类,加载以后,在方法区中就有了Student类的信息。
其中,类的信息包括代码信息,static变量以及常量池 -
当遇到new时,会有s1局部变量,存放在栈中。而s1作为new出的对象,在堆中会有一串连续的内存空间(其中study等方法是已经在方法区的类信息中存储好了的)。这个连续的空间地址,就是局部变量s1的地址。
-
注意,这里的s1局部变量,name字符串常量,study方法后面等后面跟的都是地址。对对象的操作,实际就是对地址的操作。
以上的分析,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5886/140eb9a21147f5e1.png)
- 第二次,new得到s2时,发现类已经存在于方法区了,于是就不会加载了,直接应用。同样,在栈中,堆中都会再开辟出来这些地址空间。
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5886/d529dada60346072.png)
对于上面的内存分析,举一个例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5886/7a00b4931e7f369d.png)
问:图中的str1与c.brand是否相等?输出是不是true?
答:是的,因为两个变量都指向字符常量。所以是相等的。
四、垃圾回收机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5886/81052f31e439f541.png)
java以前,比如C++,是需要将分配好的对象,回收回去的,否则内存会占用。
而java的回收机制,会自动回收没有人用的对象。
怎么理解"没有人用"?
发现,该对象没有引用时,就认为没有人使用了。就会被回收掉。
相比之下,C++的方式更加灵活及时一些,java不能保证立即回收。
但是,当一个多人协作的项目时,如果不能及时回收垃圾,返回去查的时候,很麻烦,垃圾多了以后,就会宕机了。所以,java经常用来大规模的协作开发软件,有自动回收机制,就很方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