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类人,玩笑无度,以打击别人为乐。当不不高兴了,他们又会说,哎呀开个玩笑而已何必认真,把你当朋友才这么说的。
呵呵了我!原来做你的朋友这么倒霉,那我们不要做朋友好咯!
对于这类人,以前我总是抱着善意的理解,心想是我多虑了吧计较了吧。然而事实是他们并不懂得规则。
我有个习惯,当我比别人早到办公室时,我会烧上热水,这样等上班的时候大家都有热水喝。我以为这就是我的习惯,不管别人做不做,我做我自己的就行了。有一天晚了没有烧了,她们却会质问你为什么今天没有热水一直不都是你烧吗?做久了,这类人就把烧水这件事划成你的义务,本来帮助大家的事变成了伺候大家的事,搁谁谁会舒坦?
我谈了一个很久的对象,关系好自然不必说,特意为他跑腿帮忙也是理所当然。这类人就会打趣:给对象帮忙那么卖力,对我们就没有那么好。你是不是怕你对象啊?你重色轻友吧?甭管我是怕对象还是重色轻友,这跟你们有关系吗?知道对象比你们重要还要自讨没趣?
这类人,总是喜欢打着朋友的口号提出利于他们的见解,归根结底一个目的:让你无原因的帮助他们。哪一天你反驳了,不够朋友的罪名就扣你头上了。
我们先不说奉献这类冠冕堂皇的演讲词。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一个相互交换的过程。
在孩提时代,拥有更多的玩具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小伙伴,你的交换价值就是你手中的玩具;在学生时代,稍读了点书的学生容易陷入义气的情绪中,这时候的交换价值,是情感的交换,你见过哪对三观不合的哥们儿?等出了社会,你的价值就是为公司带来的利益,你若办不了任何事情,凭什么领一份薪水?
和朋友之间你们是情感的交换;陌生人之间,是最简单粗暴的金钱与实物劳务的交换;你和上司之间,也是利用和被利用之间的关系;就算是亲戚之间,也不会出现一方无下限的付出。
你看,人的一生,都是在价值的交换中延续。你不付出,仅仅只是想打着朋友的旗号索取,别人又怎会不知呢?你自以为的聪明,以为自己凭借套近乎获得的方便,确实在透支自己的信用。
回到上面的例子。
烧水这件事,价值在于我提前烧了能提前喝到热水,可能留下一个好印象,以后麻烦同事可能会比你更方便。你不做,将来你可能不会有我得到的便利。但这件事被说出来了,被一个不懂规则的人变成了义务,这个义务也只能存在你的心中,而你也只能留给别人不懂规则的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