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安史之乱的前因看人、我、众之手稿

从安史之乱的前因看人、我、众之手稿

作者: 一棵路边的树 | 来源:发表于2016-08-12 20:29 被阅读0次

我解读的历史和别人解读的历史,一定是不一样。即便是我解读同一段历史,针对不同的“输出”目标,也会不一样。历史没有真相,即便是我们耳闻目睹的现实,也没有真相,因为我们不可能钻进当事人的心里。但是无论是历史事件和新闻事实的背后,总有它的道理和逻辑,我们读懂它的目的就在于我们要谙悉人性,增长经验,获得智慧,从而指导未来。今天我要解读一段唐朝的历史,安史之乱的前因。

1、盛唐最后一位贤相张九龄,进士及第。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被任命为中书令。

世家子弟李林甫在开元二十一年五月被提拔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2、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提拔之争

3、玄宗过生日,张九龄送《千秋金镜录》

4、杨汪被杀案凸显价值观的冲突

5、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封赏提拔之争

6、蔚州刺史王元琰案

7、武惠妃与三庶人案

8、李林甫的难能之处

总结

唐玄宗身边的四个人物,张九龄为“贤”,李林甫为“能”,杨国忠为“佞”,安禄山为“反”。

“能”有能力,能办事、有绩效、节操少、底线低;

“贤”能力有限,办事费劲、绩效低、有节操、有底线,不好相处,欠揍;

“佞”貌似有能力,能办事、绩效低、无节操、无底线,相处极舒服;

“反”口蜜腹剑。

贤看着能,能制衡佞反。玄宗打破平衡,终招大祸,既赔了夫人又赔了江山,“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不要为了迎合上司就降低底线,牺牲人品成本。试想上司够精明的话,怎么会把重要的工作交给“心存狡计,善弄权术”之徒。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相关文章

  • 从安史之乱的前因看人、我、众之手稿

    我解读的历史和别人解读的历史,一定是不一样。即便是我解读同一段历史,针对不同的“输出”目标,也会不一样。历史没有真...

  • 安史之乱的前因

    《机关算尽的盛世权相》读后感 我解读的历史和别人解读的历史,一定是不一样。即便是我解读同一段历史,针对不同的“输出...

  • 如何看待人的健康?

    如何看待人的健康? 从佛教无常观看人的健康,人的这个身体,本是众业合和之业身,缘聚而生,缘散而灭,...

  • 为人之道

    看人之短, 天下无一可交之人。 看人之长 世间一切尽是吾师。 看人长处, 帮人难处, 记人好处。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司马懿

    看人之短,天下无一可交之人。 看人之长,世间一切尽是吾师。 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 寒山拾遗

    安史之乱后,玄宗弃京往蜀,太子灵武即位,文人士子如众鸟失林,各自奔逃。诗人张继途经姑苏,羁旅家国之愁,使他...

  • 从康熙里看人性之我

    看完《康熙大帝》150万字,感觉有点局促,但也留下了很多人物形象。康熙之外,伍次友、魏东亭、索额图、明珠、周培公、...

  • 2020-02-12罗丹,观看之道。

    里尔克从罗丹哪里学习到“工作”“观看”之道:观看万物生长之节气,观看人之状态,观看人之独处,观看自我呼吸,观看自我...

  • 隋唐帝国7-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

    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 从开元盛世直接跳到安史之乱,是有点仓促,但也大概符合史实。从唐玄宗李隆基完全取得皇帝权力的公元...

  • 被情怀绑架一下又何妨?

    假期八天或许是考虑到我们这些没有去看人人人从从从众众众的(其实是缺钱),刷刷刷上映了好几部电影。1号刷了《追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安史之乱的前因看人、我、众之手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je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