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王弼】有应於三,故“不能退”。惧於刚长,故“不能遂”。持疑犹豫,志无所定,以斯决事,未见所利。虽处刚长,刚不害正。苟定其分,固志在一,以斯自处,则忧患消亡,故曰“艰则吉”也。
【孔颖达】“上六羝羊触藩”至“艰则吉”。正义曰:“退”谓退避。“遂”谓进往。有应於三,疑之不巳,故不能退避。然惧於刚长,故不能遂往,故云“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也。“无攸利”者,持疑犹豫,不能自决,以此处事,未见其利,故曰“无攸利”也。“艰则吉”者,虽处刚长,刚不害正。但艰固其志,不舍於三,即得吉,故曰“艰则吉”也。
【程颐】羝羊但取其用壮,故3阴爻亦称之。六以阴处震终而当壮极,其过可知。如羝羊之触藩篱,进则碍身,退则妨角,进退皆不可也。才本阴柔,故不能胜己以就义,是不能退也。阴柔之人,虽极用壮之心,然必不能终其壮,有摧必缩,是不能遂也。其所为如此,无所往而利也。阴柔处壮,不能固其守,若遇艰困,必失其壮。失其壮,则反得柔弱之分矣,是艰则得吉也。用壮则不利,知艰而处柔则吉也。居壮之终,有变之义也。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孔颖达】正义曰:“不详也”者,祥者善也。进退不定,非为善也,故云“不祥也”。“咎不长也”者,能艰固其志,即忧患消亡,其咎不长,释所以得吉也。
【程颐】非其处而处,故进退不能,是其自处之不详慎也。艰则吉:柔遇艰难,又居壮终,自当变矣,变则得其分,过咎不长乃
张文智济南
我们今天讲大壮卦上六爻辞及其象义。其辞曰: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上六居全卦之终,为大壮之尽,而以柔居上,以阴反初。卦本圆象,上反为初,变巽之初爻,有天风姤之象。
下与九三应,内刚外柔,亦似六五,却因数极则变,柔反为刚,亦与九三同有“羝羊触藩”之喻,然已异于六五。
六五“丧羊”,正以外无防闲,上六之外转为初九,变成藩篱,羝羊在内,触而难出,既不能进,复不能退。
“遂”犹“罢”也。故“不能遂”即有欲罢不能之意。
凡事可直径行曰遂,言其顺也。不能遂,犹不克遂己之意。
上六在震之上,而反下为乾,有无妄之象,故曰“无攸利,艰则吉”,以上六必本艰贞之德,方孚吉利之占也。
羝羊已壮,而触藩犹未失也,不退则必进,不遂则必艰。
虽此时无利,而持之以坚,守之以恒,则终获吉利。
此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