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你不甘平庸,其实你只是想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愿你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愿你走过长长的路,有丰盈的时间发生故事。若没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便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无意中读到张咏言的《愿你》,原来这是北京四中十四岁的初二女生张咏言的作文。读来心潮澎湃,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文采,让人惊叹不已。
早上没有去外面跑步,先跳绳1513个,又在小区跑道上跑了6.90公里,惬意地享受着自己喜欢的运动,运动之后酣畅淋漓让身心更加愉悦,轻松。
本来计划中午和爸爸妈妈一起包饺子吃,看到工作群里需要提交个人资料,开始忙活起来,寻找,拍照,要一个文件夹,对于我这个电脑盲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一般,还是得求助我的“助理”,三分钟就能搞定了。有时候真的要感谢他,好多电脑上的问题都是得需要他帮我完成。
捯饬到十二点了,也没有去爸妈家里,又失约了一次,开始着手收拾回家的行李,孩子提出要和我一起回去帮忙收拾老家我居住的院子,我爽快地答应了。
一点四十出发,闷热,云朵飘逸,若不是赶路,这样的时刻,窝在书房读一篇散文,喝一杯咖啡才是舒心的日子。不过,我要暂时告别诗意阑珊的生活了,从今天开始双城生活,省城和乡下自动切换模式开启:五天的乡村田园生活,两天的都市生活。
高铁上继续阅读冷玉斌老师《教书这么好的事》第四辑:阅历之乐,知道了很多自己以前没有读过的书,和冷老师的博览群书比起来一粒沙而已。
评论家哈罗德.施韦泽在《论等待》里写道:艺术的时间性经验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使我们学会怎样诗意地栖居。很显然这是艺术的经验,也正是阅读的意义所在。
冷玉斌老师说:我的读书、我的思索、我与读书有关的一切生活,无非也就是寻找心中的桃花源,寻找那一个个豁然开朗的自明性时刻。
生活,不过如此,欢喜自渡,日常成诗。茶米油盐藏诗画,日常琐碎皆风华。心若向阳光,万物皆生趣,学会平凡中寻味不凡,笑对风雨,淡看云烟。有趣非必远方追寻,心之所向,处处皆景,生活本自多姿,何须外求,心安即是归处。
四点二十坐上发往镇上的公交车,差不多四十分钟到达。到了家打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枯黄。前几天回来打了除草剂还是有效果的,都枯萎了,行李往屋里一放就开始干起来,一人一个铁锹,先铲到一起,再点燃起来。
“妈妈,你这居住条件太差劲了啊,这简直就是受罪啊。”孩子一边干一边给我说。
“院子里长草很正常啊,两个月没有居住,之前又没打除草剂,肯定要长草了,收拾收拾就干净了啊。”这是他小时候长大的地方,多少还是有记忆的,张贴的一年级演讲比赛的奖状,迫不及待地拍照留念,上四年级离开这里去了省城上学。
有一搭没一搭地边干边聊,实在热得透不过气了,经验总结,明年暑假前一定得打除草剂,不然,回来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