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这个课程开篇便介绍了关于如何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思路,文章里提出,我们了解一个人,一般都是看那些表面特征,什么性别、颜值、角色、财富、人脉等等。但如果只看到这一层,甚至和他聊天,打听他的想法和观点,都不能算真正了解一个人。
文章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sony准备推出一款音箱产品,他们召集了一些潜在消费者,开会讨论这个新产品应该用什么颜色:黑色还是黄色。结果经过讨论,每个人都认为消费者应该更倾向于黄色,大家都花了自己宝贵的时间,这个结果一定是结果深思熟虑的。可在会议结束,每个人被告知可以免费带走一款颜色的音箱作为回报时,每个人拿走的却都是黑色音箱。真所谓,“嘴里说不要,身体很诚实”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就真的没办法了吗?梁宁老师在文章中就提出了一个更高维度的角度:去看他的“存在感”和“恐惧”。这两者可以说是“内心边界”的内外两面。你照着PPT做3次,就会痛苦。而乔布斯为了苹果大会对着PPT练习100次,依然乐此不疲。这些人的不同,既可以解释为“内心边界”内在存在感不同,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他“内心边界”外的恐惧不同。
边界以外如果用情绪划分,愤怒、焦虑、羞耻感等等,这些超出内心边界以外不可控的因素,都是恐惧。
这是作为个体最能区别于其他个体之间的最明显差别,充分的了解自己的“恐惧”,抓住你的痛处,它是维持你的内心次序的一道防线,一旦感觉失衡,就努力让它平衡。它会最大限度的推动你去做任何想达成的目标。如果你感觉还需要理由支撑,那不完成它就不足以构成你的“恐惧”。
我容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获得它们可以为自己求得“存在感”,但如果单挑其中的一个点出来和别人做比较,我就叫陷入焦虑(不可控的恐惧)中,因为投入的太少,始终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存在感很低,恐惧却很大。我的存在感和恐惧是反向拉力,互相拉扯,往往涉及的多,却在一件事情上没有继续深耕。就造成自我肯定很少,越忙越不自信的恶心循环中。梁宁老师特别提到:一个人想去做一件事,但是拿不定主意,你怎么判断他是不是真要做呢?
如果他描述这件事情的是收益,那他做的可能性就大,因为他在刷关于这件事的“存在感”,他的“内心边界”可能就要因为这件事情扩张了。如果他 描述的主要是做这件事的成本,也就是各种顾虑和恐惧,那他做这件事情的可能性就很低。不是他不想做,而是他被困在“内心边界”里,他没有为这个突破做好准备。从表面上看,一个人的兴趣很多,可也只是三分钟的热度,那可以推断,他还缺乏去深入下去的能力,就所谓后天的知识、技能、道理、逻辑都是一个一个APP ,而他的内心边界才是操作系统。很多时候,他不是缺APP ,而是他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到他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