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是与人交往的基本素养。
在中国,礼貌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
孩子在刚出生时就被教导要有礼貌。见着别人要会称呼人,会打招呼。
进入社会时,我们也常被长辈教育要对同事、领导和陌生人有礼貌。
“讲文明,有礼貌”。礼貌还是我们这个社会倡导的规则。中小学生守则、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还有乡约村俗都有明确的规定。
可以说礼既是一个道德约束,也是看不见的规则。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
周到的礼貌让人心生欢喜,为你加分。而不礼貌的人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在职场上,我们常看到工作面试技巧少不了要谈应聘时要礼貌周到,因为面试官对于有礼貌的应聘者往往更加青睐。
在学校里,老师更喜欢那些有礼貌的学生,不礼貌的学生则经常被批评。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他懂事的把大一些的梨子让给其他人,自己留下小的。正是他的礼貌周到让这个故事被历史记录下来,流传了千百年。
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之一举孝廉正是以“孝廉”作为推举的标准,尊礼孝廉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对官员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礼貌周到的人得到的赞赏更多,机会也更多。没礼貌的人往往令人敬而远之,甚至被孤立。
但什么是礼貌?礼貌的标准是什么?你自以为的礼貌周到,其实未必能保护到你。
礼貌周到却是没有标准的。
古时拜见父母长辈的礼貌是跪拜叩首,现在点点头叫一声就可以了。
春秋战国时期,孔孟所代表的儒家便主张“礼治”,提倡治国要达到君臣、父子、夫妇间都要遵守礼节的程度。而到了明清,一群新兴的思想家批判封建社会的礼是虚伪迂腐之学。
所谓的礼貌周到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情景下是有不同表现形式的。
你对一个长辈打了招呼,觉得做到了礼貌周到。但对于他来说,你还应该进一步嘘寒问暖,你刚才的礼貌并不周到。
别人打了你右脸,你又伸出了左脸,这不叫礼貌周到。——这叫怂。
一个迟到的同事找到负责考勤的你希望网开一面,你礼貌地拒绝了他,并且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为他解释。你以为做到了礼貌周到,第二天就听到他在背后说你的不好。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的礼貌很周到了,但还是没有保护好自己。很多人很委屈,但也没有什么办法。事实上,礼貌周到常常不是以我们的感觉作为标准的。
你所谓的礼貌周到,是以别人的评价为标准的。
我们常听别人说:某某是个很好的人,很有礼貌。某某不怎么样,平常都不搭理人。
礼貌周到在别人的口中,你没有见过有哪个人自己说自己礼貌周到的。
沟通技巧的高低成为了别人评价你礼貌周到的法宝。而对于不善言辞的人来说,沟通不畅让他们连最起码的礼貌都不能为别人所赞赏。
让座纠纷常常成为见诸报端的一个热点话题,一些人理直气壮地(甚至是大打出手)要求座位上的人为自己让座,还说这是基本的礼貌,其实这只是他自己眼中的礼貌。他并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别人不给他让座,或许是身体不好,或许是心情不好,或者人家本来就是老弱病残孕。他在批评别人没有礼貌的时候,却忘了自己对别人也没有基本的礼貌。
为了保护自己,为了耳根清净,为了别生事端,我们礼貌周到,遵礼守法。为的就是不和别人起争端,这样很累。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太在意,礼貌周到不仅要看别人的反应,更要听从内心。我们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只要不伤天害理,我们就做到了周到。闲言碎语,由他去。
所以,你能做的,就是做你自己。社会是不断发展的,道德标准也在发展进步,我们要守好自己内心的底线,遵守这个社会的基本规范。这样,你的礼貌周到才能成为坚硬的铠甲好好地保护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