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本文是18年8月4号在“211写作/有礼群”分享的文字稿整理。
大家晚上好~我是seakki。谢谢八戒的超赞介绍,把我夸得要上天。
于是我就秉持圈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猥琐”的司讯,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写作路上的一点小确幸~
今晚的分享分为为3个部分:
目录
1.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写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我们写什么?怎么写?
3.为什么道理都懂然而执行力差
1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写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想问下大家:
--本周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你还记得吗?
--上周最开心的事情呢,你还记得吗?
--上个月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你还记得吗?
--那今年,去年最开心的事情你还记得吗?
可能有些朋友记忆很好,他马上就能够想起来。
但是可能更多的朋友像我一样。看到这几个问题的时候,脑中是一片空白:我是谁?我做了什么?我要去哪里?
哈哈,开个玩笑。
对我来说,写作最直观的一个作用:它是我人生的记录器。
你所经历的所有的开心的事,难过的事,痛苦的事,喜悦的事,都可以通过写作来记录下来。
写作它只是一种表达,就像你开口说话一样,只不过他是凝固的语 言,是凝固的记忆。
当我们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其实我们都在记录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
--你既是主角,你也是作者;
--你在记录,也在创作你自己的历史;
--你既是故事的主角,也是这个故事的旁观者;
--你这本故事,不但可以供你阅读,也可以传承下去,形成家族的记忆。
--在你回顾往昔,翻看记录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我人生曾如此精彩过。
写作对我来说的第二层意义是:它是我永远在线的倾听者。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当你工作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特别孤独的境地。你不像大学时有那么多室友、好友,每天可以交流生活,互诉苦恼。更多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工作上的烦恼,生活中的,糟心事无人可说。
打开微信的对话框,你却不知道该给谁发消息。这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孤独感。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人天生就是有一种孤独感。但是这种孤独感,在现代社会被放大了。
我们更多的时间都在网上,跟素未谋面的人进行沟通。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很快。很难像过去一样,约上三五个好友,安静的聊上一会天。
所以在这个时代,我觉得写作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与自我对话的过程,是一个毫无限制,毫无拘束,表达自己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能说话,只要你能说,你就能写:
--你所有的想法,你所有的问题;
--你所有的情绪,所有的苦恼;
--你阴暗面,你的光明面;
都可以毫无保留的,在纸上述说。
在这个诉说过程中,你可能还会有一些额外的福利,就是发现了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
写作对我来说的第三层意义是:使我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大家聚集到这个群里来,肯定都是怀抱着,学习、提升的愿望,希望 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想必大家也在网上报了很多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对你们的学习有起到多大的效果呢?
你会不会觉得学了一堆的课程,但是发现自己还没有学到什么?是的,我也曾经深受其扰。去年我大概学习了七方面的课程,累计学习时间超过一千个小时。但是当我进行年度总结的时候,发现我好像没有创造任何内容,我只是学了这么多课程而已。
不讲目的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那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创造。
我们学习这些过去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我们去掌握各种技能,终究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新的产品、新的知识。
所以当我们学完一个课程以后,一定要有产出,而这个最初级的产品,就是文章。
通过写文章,
一方面,可以巩固你所学的知识。大家都知道费曼技巧:当你把学到的课程知识讲给他人时,能够加深你对这个知识的印象。
另一方面,你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自然会带入自身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感想,将已有的和你学到的结合起来,这样就完成了知识的创造。
知识的创造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特别有喜悦的事情。现在我每学到一个工具和方法,我就会马上去写篇文章,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了我对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会想,怎么去使用这个工具或方法。
今年以来写了:学习投资账户、卡片法、高效率工具等一系列文章, ,通过这些文章不断的把我的所学转化为输出,真正的把知识用了起来。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当朋友们在讨论这个话题时,或是询问我关于这方面的一些经验的时,我马上就可以抛出所写的文章,这个时候 有特别有成就感。
2
我们写什么?怎么写?
前面虽然好像洋洋洒洒的说了很多,但其实我的写作之路开展得并不顺利。甚至有的时候觉得很羞愧,作为一个文科生,居然完全都不会写。
我和群里面的大部分人一样,在毕业写完毕业论文之后,就没有怎么写过东西。来单位工作以后,为了应付单位的任务,勉强写了两篇读后感吧,然后被放在了那个,统一出版读物的后面,在非常不起眼的一个小角落里。
真正开始写作,应该就是受八戒的感召,加入了写作训练营吧。当八戒,开始办第一期的时候,我就在跟他讨论这个事。当时我非常理直气壮的跟他说:我觉得我没必要把我自己想的说出来,我觉得没什么可写的。
但是形势逼人。后来工作中,时不时的会遇到要写材料、纪要的情况。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写作居然已经差到了如此的地步。
于是当八戒开始号召第二期的时候我就参加了。当时也没有抱太多的希望,就是觉得去试试看吧。没有想到这么一试就试上瘾了。
在写作群投稿的第一篇文章,其实是拿了我之前在单位里发布的那篇读后感,作为了第一周文章发出去。因为我当时真的是写不出,我不知道写什么。但是非常意外是收到了一些小伙伴的点赞跟评论,然后突然就开始有了动力。于是就开始了固定周期的每周一更。
写着写着,慢慢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可以见人了,没事就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这一点对我来说意义特别的重大,因为开个自己的公众号是我一直想做,但是我又一直没有做成的事情。前两年我也开了公众号,但是直接长草,最后被腾讯注销了。
所以我会觉得通过写作营吧,让我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这种感觉非常的有成就感,所以我就开始继续的写了下去。一直就写到了现在。从一周一更到每天更文。甚至有的时候会一日两更。
所以,我和大家一样,也经历了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的过程。因此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些小方法和小工具,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快速的做起来。
1.回忆法
前面有问过大家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想起来最近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这其实就是一种回忆法。
回忆你所经历的快乐的事,痛苦的事,难受的事,悲伤的事,把它们记录下来。
除了以情绪作为触发点,你还可以事件作为触发点。回顾一下这一周在你身上发生的一些重要的事件,比如说跟朋友出去逛街,公司里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克服了一个工作上的难关,等等。
回忆法可总结为两个要点:重要事件重要情绪。
可能有朋友会说:哎,我这个星期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没有发生啊,我情绪很平稳。
那你可以用记流水账的方式,把你这个星期做了什么事情写下来就好。
朋友可能会说:啊,这样也算写作?
当你头脑中有这个想法的时候,请你跟我一起念一句话:
写作就是表达,写作就是说话。
你可以想象:
如果你要跟你的女/男朋友或是父母,说一下这周做了什么,你要怎么说?
或者你现在在参加了一个真实故事计划,这个计划的要求就是如实的,记录这一周发生的事情。如果能记录成功,就可以奖励你一根和路雪。
(组织没有这个经费,请你自己从你的小金库里扣一点出来。)
2.兴趣法
很多朋友都有兴趣爱好,比如烘培,手绘,健身等等。那你现在就可以把你的兴趣写下来:
你可以写这个事情是怎么做的?如,介绍面粉是经过什么步骤到成为美味可口的面包。
你可以用历史法。如,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走上烘培之路的。
你可以用抒情法。如,说一下你从烘培中得到的感受。
3.碎片清单法
可以在印象笔记里新建一个文件:碎片清单。所有的一些零星的想法,都可以在这个碎片清单里记录。
每天在工作的间隙,上下班的路上或是听音乐发呆时,都很容易产生一些灵感,把这些灵感记录下来,也就成为一篇文章了。
比如我现在写的每周随感,其实就是碎片化想法的收集。只要简单的记录下来,标上序号,就能形成一篇文章了。
4.卡片法
大家平时都习惯的去看各种文号文章。但都只是看了爽,没能产生更 那大的后续效应。那现在为了写作,你可以在印象笔记里新建一个文件夹:卡片收集。
在看公号文章时候,会觉得有些观点特别好,特别触动你,或是一些句子写的特别好,可以把这个片段放到卡片收集的文件夹里。
等你有空的时候呢,你可以写下:关于这个观点,你有什么想法。
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用what,why,how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HOW:我可以怎么应用
(来自L先生分享)
每天看一篇文章,整理一张卡片,一个星期就能够整理出七张卡片,把这七张卡片堆在一起,可以形成自己的一个信息周报。这样就是一篇文章。通过每周积累这样的一张信息周报,能让你快速回顾一周所学,同时这也是你产生的知识产品。(此方法来自《跃迁》IPO)
5.角度法,态度法
角度法的意思是说你看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比如说在一个热点事件中,会有不同的参与方。每个参与方,都会有自已的角度。
比如最近的虎扑和吴亦凡的skr事件。相关方有:虎扑官方,虎扑用户,吴亦凡,粉丝,团队,媒体,吃瓜群众等等。每个角度都可以写一篇完全不同的文章。
可能这种热点事件离我们比较远。那我们可以从生活、工作中的一些事件来分析。比如你现在要筹备一个重要的会议。那可以从:你,相关部门,直属领导,客户等各个角度来进行。
态度法表示你用不同的态度看问题 。可以是:
红色的积极正面态度,
绿色的创造创新态度,
白色的中立态度,
黑色的批判否定态度。
结合角度法和态度法,可以创造出很多组合。角度和态度组合在一起会有很多组合。(此方法来自于熊猫小课)。
3
为什么道理都懂,然而执行力差
这是知乎上的一个问题,我想以它作为第三部分的标题。我想,即使我说了这么多,也介绍了很多方式和方法,但可能很多朋友还是会觉得:我就是做不到。我曾经也深受这个问题的困扰,直到后来我看到了这个问题下徐佳鑫的回答,深受启发。
他是这么说的:
当我们知道一个道理的时候,它是存储在我们的短时记忆中,消散得很快。从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需要生理结构上的改变,需要通过不断重复转换为长时记忆。
而长时记忆不意味着你可以马上行动,需要转化为内隐记忆才行,它的积累依赖于大量的实践带来的大脑结构的变化。
所以,如果你不开始写,你永远都没有办法形成关于写作的一个内隐记忆。因此我想分享几点关于我自己实践的一些TIPS。
1.开始比完美重要
只要你开始行动了,你的大脑就开始产生关于写作的内隐记忆。现在回头去看我之前发布的文章,确实是觉得写的很差。即使是现在写的文章,跟群里有很多大神,寒子,菲菲比起来,文笔也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但是,只要你开始写,你就能够进步。所以,不要去在意现在写的怎么样,你要在意的是你有没有开始做。
2.使用窍诀积累自己的成就感
之前写作营的同伴们都知道,基本上我每次都是第一个交稿的。第一个交稿会给你带来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因为等到最后一天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大家都卡着12点那个时间在拼命投稿,这个时候你会莫名的觉得好爽。
而且你周一交稿的时候呢,你接下来就等于还有整整六天的时间去构思你下一篇的稿子。等于你一步领先就步步领先。同时因为你是第一个交稿,你的文章也比较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而有了更多的关注,你就更有动力写下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
今天说了这个方法以后,可能今后大家都会抢着交稿了,就大家感觉不到这个方法的效果。那还有一种办法更有普适性。大家可以在把文章分享到群里的时候,加一句:求点赞。
当你提出一个微不足道的请求的时候,别人是很难拒绝你的。而当别人接受了你的请求的时候,他就更有意愿的去看你的文章,给你文章点赞评论,这样就能给你的文章形成了一个反馈机制。
我们永远是对有反馈的事物具有更大的热情。圈圈有句话:学习本身就是反人性的,所以我们不要去跟人性对抗,我们要利用人性的力量。
人是社会性群居动物,天生就喜欢获得认同,获得反馈,那我们就利 天用这一点尽量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反馈
不需要觉得不好意思,大胆的提出要求吧。
3.使用执行意图清单,强化自己的执行力
执行意图清单是心理学家彼得格尔维茨提出的,这个理论利用了大脑的未完成情节。你的大脑往往会自问:我要做什么?一旦不知道要做什么时,就会犹豫,迟疑。
而执行意图清单,动用了大脑的默认网络模式,提前帮你确认好要做的事:回到家里,坐在书桌前,从8点到10点开始写作。这样你行动就更高效。
所以小伙伴们现在就开始定一个自己的关于写作的执行意图清单。
在今天分享的最后,我想说一下我对写作认识的转变。
现在的信息社会时代,马太效应特别的明显。信息的流动更加的快速信,同时倾向于向大的信息源集中。掌握了写作的能力,你将有更大的可能会成为一个信息节点,获得更多的影响力。而影响力,就意味着资源。
同时,写作相对于其它能力来说,入门更加容易且更能和其它能力组合而成为更强大的能力。
但是,抛开所有的这些外部因素,我觉得最根本的是:写作它能给你带来快乐,而且成本最低。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只要你能克服开始的你一点点小障碍,就可以获得超越你想象的乐趣。
现在,你需要的只是马上开始行动。不管是坐在电脑前还是拿着手机,立刻写上这么一句话:
**年**月**日,我在地铁/办公室/开始了写作。
只要有开始,就是种下了种子,终有一天会成长为茂密的大树。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