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凛冬将至

凛冬将至

作者: 猎头pak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18:48 被阅读0次

    凛冬将至

    最近接到了很多朋友主动寻找新机会的电话,这在往年的一季度可是不常看到的。大部分的原因无非两点:我被裁了or我可能要被裁了。往往也会问我一个问题:现在的行情是不是很不好啊?我会回答他们一句话:winter’s coming.

    Winter’s coming!随着美剧《权利的游戏》的热播,这句史塔克家族的箴言也迅速流行起来。而这句话用在当下的中国制造业再合适不过了。从2012年开始,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所有的候选人,制造业的冬天即将到来,这次不单单是影响某一个细分的行业,而是所有的第二产业面临山崩式的垮塌。时至今日情况比我预想中的还要糟糕,几乎所有的在华外资企业都开始了裁员或已经提出了裁员计划,国内上市公司在经历了2015年的股灾之后元气大伤,新项目投资上变得非常谨慎。规模较小的民营公司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倒闭潮,政府一再的降低存款利率与准备金利率依旧没有挽回局面。中国的制造业到底怎么了?

    透支

    老生常谈的4万亿影响,就像是肾上腺素打多了,副作用就是透支了未来的体力。它所支撑起来的虚假繁荣,暂时性的掩盖了激进的销售模式,新产品的缺失,积压的库存。时至今日,依旧在为当时的疯狂买单。

    举个例子来说,当年政府的这笔投资收益最大的就是工程机械行业,国内三一,中联,徐工三驾马车一路高歌猛进,梁稳根甚至一度坐上了中国首富的头把交椅,这个行业的候选人薪资翻倍的跳槽在那几年屡见不鲜。但其实这些销售业绩背后是零首付销售,经销商压货所带来的假象。目的就是为了绑架银行,绑架政府,让你不能也不敢让我破产。虚高的销售额直接冲垮了二手市场,资金链所仰仗的房地产市场一旦出现丝毫萎靡,企业就只能通过政府补贴维持生计。对于企业内的人来说,当年应届毕业生开到月薪1万的某企业,两年时间内裁掉了80%的应届生,中层人员流失严重,企业高管纷纷兼职供应链金融业务。讲好听点叫供应链金融,白话一点就是讨账的。当年频频曝光于公众视野的董事长,最近两年也销声匿迹,再也没有出现过。一进一出无非花钱买吆喝而已,买来的还是喝倒彩的!

    扎堆

    中国人喜欢凑热闹,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口多,大家也都知道。所以问题就来了,看到机会一拥而上都想用最少的成本赚最多的钱,一个行业从蓝海像红海转变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其实中国还是有很多优质的产品的,但就是因为喜欢扎堆儿,不停地复制黏贴所导致的商品同质化严重,总是喜欢做大而全,于是乎打价格战成了唯一的选择,最后的结局就是谁也赚不到钱。最后买单的是谁?还是政府,因为有补贴嘛,为什么会出现沸沸扬扬的新能源车补贴的丑闻?还不是政府闲的蛋疼!最终这些东拼西凑的企业还是会转化成过剩的产能,钱花了,出来的都是破铜烂铁,挂羊头卖狗肉算好的,按照现在的物价,估计卖的都是合成肉吧!

    资本

    什么行业一但有纯资本进入,一定会变得污浊不堪。恩格斯大大不是说过这样一句话么“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缅怀恩格斯他老人家说了这么句大实话!

    互联网的兴起让整个社会骚动了起来,动辄几亿美元的融资,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美元的估值,但这一切用了多长时间呢?不到十年,甚至不到5年!妈啊,在所有踏踏实实研发产品的老一辈企业家眼里,似乎所有的努力都比不过几行代码。有人要说了“有钱好啊,有了钱才能有新的产品,才能有更好的创新。”我觉得他说的特别好,也特别对,但是据我了解的大部分工业产品的研发周期都在3年以上,甚至有些行业更长,例如医药。试问哪个投资公司能够接受如此之长的投资回报周期呢?除非这些个投资方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奖金老子不要了。资本所过之处,只留下一地呵呵

    今天先聊到这儿,我们下次接着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凛冬将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xu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