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伶官传序》听课小札

《伶官传序》听课小札

作者: 木易羊的田 | 来源:发表于2020-10-22 22:52 被阅读0次

今天听了兵团二中张渊老师的《伶官传序》。这是本次新疆中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大赛获得一等奖的其中一堂课。听完感觉确实名副其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张渊老师的这堂课从回忆初中《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入手,提出欧阳修文章具有“简练隽永”的特点。从问题:被称为“千古绝调”的《伶官传序》是怎样体现这个特点的?进入这堂课。

虽然是程度很高的兵团二中文科的学生,张渊老师仍然很重视基础语言知识的积累,复习了“序”这一文体知识,并针对课文内的重难点字音、字义、翻译、句式等做了强调。这个过程中特别吸引我的是张老师对“原”字的金文讲解,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成及含义缘起。不经意间就传递了文化的气息。也有很多公开课,因为时间的原因,老师们为了尽可能展示课堂的设计的完整性,思想的深刻性,对于语言基础部分就忽略了。我觉得语文首先是语言积累,如果学生最基本的语言积累未完成,后面的拔高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像我们上课时都会有亲身体会,学生如果字词未掌握,语句读不通,意思不理解,他根本不可能对文本有更深入的主动的思考,课堂是根本进行不下去的,即使我们讲得大汗淋漓,学生也只是在机械接收,而并没有真正接受。所以,一定要彻底解决学生关于文本的语言障碍,才可以谈对文本内容和思想的深入理解。

张渊老师课堂环节是从初读感知到探究研读再到探究感悟。这些环节里,张老师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文本细读能力,比如,在初读感知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岂非”二字。探究研读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负而前驱”中的“负”“前”二字。在讲“仇雠”时,通过观察“雠”的字形是两只短尾鸟在吵架,做出大仇,小仇的理解。既让学生感知了欧阳修的“奇绝之语言”,又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思想的理解,明白了欧阳修是在庄宗盛衰兴亡的奇绝对比中,提出了奇绝之观点,有着奇绝之思虑:以史为鉴!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是要有落脚点的,我认为落脚点就是对文字的挖掘与感知。只有教师对文字敏感了,才能深入理解文本,文学,才能上升到文化层面。教师具备了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才可能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发现文学,发现文化。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观察力。所以,我想我们备课时还是要多读书,多思考。

张渊老师上的虽是文言文,也注重学生的读。课堂上个人读,集体读,师生齐读。所有的环节实在读中推进的。我觉得这也是我学习的一个方面。我总觉得只有诗歌才适合朗读,而且一定要是那种情感明显激昂或悲戚的诗歌。很多议论文、说明文等我都觉得读不出什么感情来。我想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知,还是因为我没有认识到读的目的,仅仅为了读而读,是为了展现教师功底的读。但张渊老师的这堂课带给了我不一样的认知。多种文体都是可以读的,读是为了促进学生理解的。这堂课上有位女学生读得感情很充沛,在张老师的追问之下,我们就可以看出该生之所以读得好,根本还是在于她对文本把握到位。她想象得到庄宗得天下的极致的“盛”以及失天下的狼狈的“衰”,她理解欧阳修的心思。明显可以看出张渊老师并不擅长朗诵,但他仍然可以带动学生去读。所以,课堂真正的精彩,我想也许在于教师精彩的自我展示。但更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激发起学生的精彩生成。

张渊老师整个课堂自然朴实,没有很多公开课的那种矫揉造作,也没有很多公开课的那种极力表现,总之而言,张渊老师的这堂课让我看到了设计的匠心,也让我感受到了教师的初心。

仅记录自己的一些听课思考,绝无随意评论他人的想法。

相关文章

  • 《伶官传序》听课小札

    今天听了兵团二中张渊老师的《伶官传序》。这是本次新疆中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大赛获得一等奖的其中一堂课。听完感觉确实名...

  • 叹存勖

    叹存勖 ―――读欧阳修《伶官传序》有感 遗命受三矢, ...

  • 伶官传序 原文及译文

    伶官传序 宋代: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

  •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 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

  • 这可能是中国最奇葩的一位皇后

    大家中学时都学过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其中说到一位皇帝因为宠幸伶官而亡了天下。这个皇帝叫李存勖,他用十五年时间,以...

  • 中国四大名序

    王勃《滕王阁序》、王羲之《兰亭集序》、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滕王阁序》 唐 王勃 ...

  • 2018-11-02 伶官传序

    注:打字偏慢,把练五笔纳入我的日常任务之一。

  • 一枕荣枯(八五)伶官传序

    三矢继遗志,厉兵报血仇。 天下谁能挡?英雄竞风流。

  • 20220414感恩日记

    时间:2022年4月14日 学经方法:137累积法。 学经内容:《文学启蒙》五代史伶官传序;《汤头歌诀》祛风之剂;...

  • 20220413感恩日记

    时间:2022年4月13日 学经方法:137累积法。 学经内容:《文学启蒙》五代史伶官传序;《汤头歌诀》祛风之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伶官传序》听课小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ap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