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第二天,我就钻到菜园子里面吃葱去了,从小就喜欢吃大葱的我,这回算是过了干瘾。成都也有葱,但味道实在与东北的不一样,贪吃辣口,就到旁边的黄瓜架上拽根黄瓜,也不用洗,借着早上那股清凉,吃的那叫一个爽快。
父母几十年的一日三餐皆由房前房后的菜园子供给,在农村,菜园子一如一张画布,上面每年都画满了这家人对生活的奇思妙想与期待。

家里的菜园子最初并不肥沃,因地势低洼,容易存积雨水,地势过涝菜种与菜根都会烂掉。
父母解决方式简单又不简单。他们决定直接去江边拉沙土,提高菜园厚度,这个决定很简单。
但菜园子很大,家里小拖拉机一次不到一方的沙土简直就如同泥牛入海,真的操作起来并不简单。
说干就干,父亲每日做完其他农活,就是去江边拉沙土,我和妹妹偶尔也会帮忙,父亲装五锹,我们能补一锹,父亲拉十车我们能跟上一车,菜园子就在我们全家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中,用了近三年的时间,调整成父母比较满意的样子。
而仅有沙土还不够,接下来父亲每年都要往里面拉粪,拌粪。父母前后辛劳,我和妹妹眼看着菜园子的菜一年比一年肥壮。

母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菜园子很多细节被她丰富的更加灵动,围着大路边种满了樱桃树,每年春夏交接,樱桃树上红灿灿的硕果犹如一颗颗生动的盆栽,大人小孩儿路过吃上一阵,就连路过的家雀,喜鹊都禁不住诱惑。
菜园左右两旁栽的果树又不尽相同,梨树、李子树、大桃树、小血桃、苹果树还有葡萄架尽数安排,应有尽有。虽然家家都有菜园,但不是每个大人都喜欢这般折腾,这在尽是农活的农村也是一种奢侈,而母亲的折腾,使我们童年多了许多期待的乐趣,记忆里也充满了果香。
种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照顾菜园子一如照顾孩子,你要帮它松土、除草、施肥、除虫,它才能反馈给你想要的结果。
菜园内部经过土壤调高和改良后,父母根据我们的喜好和需求,种下各种蔬菜,每年小毛葱、紫皮蒜、白皮蒜、辣椒、茄子、豆角、西红柿是必须要多种的,香菜、油菜、菠菜、小白菜等也会补种在它们的时节里,白菜萝卜要等到土豆收获了才会播种。就这样,父母掐着节奏,按时按需的在菜地中忙碌。
7月到家的我们在那片菜园中又体会到儿时的乐趣,爬满院的葡萄硕果累累,葡萄架遮天蔽日挡下许多阴凉。黄瓜架每天都会被我们合力清空,可第二天又会神奇的结满,豆角躲到叶子后面,像与你捉迷藏般难以寻见,今年的土豆又大又面,下锅太早就难以寻见......
我们在家这几天正赶上小毛葱成熟,大家合力起葱,剪须子,去尾叶,晒到庭院里,亲眼见证它由浅红变深红,那种满足只有亲历其中才得品味。隔天捡几个毛葱切碎,与两个鸡蛋炸酱,那浓郁的酱香裹挟着葱香,再配上园中的黄瓜,青蒜,一盘下饭菜就得了。一家人围坐在葡萄架下,品味盛夏的菜园。

种菜听着简单,丰收听起来幸福,可只有站在土地上劳作的人才知道个中艰辛。一种一收二字中间是用汗水和勤劳布下的无数笔墨天书,那个过程才决定了你最终能收获什么......只有那些足够勤劳的人才看得到那本无字天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