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工作了。或者在家,或者在家附近。城市是二三线的,生活是不咸不淡的,没有大城市的压力,也没有大城市的活力,朝九晚五。
他们每天在家,或者经常回家,在家吃饭,经常宅,没有朝气,也没有去远门,也不是喜欢这样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也想过要去大城市,要回到学校深造,但是放弃眼前的一切从头开始,风险也太大了吧。没错,目前的工作也是不喜欢的,但换工作?似乎也没有其他擅长的,就这样吧。更何况,工作是父母安排的,稳定一点也更方便照顾他们。
没错,我还要陪伴父母呢。
陪伴父母,陪伴父母似乎是他们平淡无奇的生活的一个解释,陪伴父母似乎与七彩绚烂的人生,追求梦想的人生相矛盾。
诚然,父母在,不远游,是中国古来的传统美德,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我们又怎能一飞而去。但是,我们说的报答父母、陪伴父母,绝不是不思进取,原地踏步,用一个苍白的灵魂面对父母。这样的陪伴又有什么质量可言。
父母想要的绝对不是一副子女的躯壳。加之,又有多少人打着陪伴父母的旗号,实则沉迷网络,对待父母冷漠、粗暴,甚至还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这样的“陪伴”谈何质量。
当然也有很多情况不是这样的,他们真心珍惜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他们的重心,工作、职业发展计划、人脉,都以此发展。这样的选择是值得赞同的。
人生最重要四大模块,家庭、工作、财务、健康,这是躲不掉逃不开的。无论如何排序,都是个人选择,都值得尊重。只是我们知道达到四者的平衡,才是最健康最丰满的人生。
当我们享受了家庭的温暖,在工作、财务自由上投入不够,又如何保障父母、自己、子女的生活。无论是子欲养而亲不在,还是财力不够而空留遗憾,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场景。
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没有通治百病的药方,无论是鼓励大家多陪伴家人,抑或去拥抱星辰大海,都不合适。
归根结底,所有以陪伴父母为理由的停滞不前都是耍流氓。有效的陪伴,不单单是人在,心也需要在,有时候甚至钱也得在。我们既要注意日常的关怀,生活点滴的累积,同时也不能忽视为父母的晚年生活打算,有时候甚至后者更为重要。这些都是陪伴父母的重要内容。
还记得任正飞《我的父亲母亲》,功成名就,却连和父母亲吃一顿饭都不可能。也想起文涛在《锵锵三人行》中说过,他母亲多年重病在床,全靠他大哥一人照顾,他认为大哥付出的最多贡献最大,但他病床上的母亲从来都视文涛最重。
陪伴父母,除了情之所至,实则也需我们更多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