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由一个“顿号”想到的

由一个“顿号”想到的

作者: 世纪马宗国 | 来源:发表于2017-11-03 13:00 被阅读0次

    现在,部门论剑、校长论坛、总结汇报、评课纪实越来越多,这里离不开阐述自己的多条观点或者措施。在观察文本时发现,许多老师不注意,数字后面点顿号,这是不规范的。如:“1、”应该是“1.”。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我不止一次强调规范纠正。我记得,青年教师论坛中我点过,部门论剑中我点过,给青年教师评课时我点过,还有多少次我记不清楚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很难解决吗?

        在今天上午工作总结反思中,又出现了这样的错误,这更加引发了我的反思。

        我觉得首先是规范意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按照规范和准则,这体验了我们的规范意识不够,认为无所谓。当我到一个学校观摩,看见宣传材料或者宣讲报告中有类似错误,感觉会立即大打折扣。况且,课堂课件不注意,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如果老师意识不到,可能对孩子影响很远。多年以后,如果有人指出来,他会认为我们的老师一直是这样的,有错吗?

        然后是精品意识。不放过一个使结果更加完美的地方,这是一种思维模式,不是大大咧咧。这不是豪迈不羁,而是思维的一种不良惯性。这样的不拘小节,可能会给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大打折扣。把心放在教育细节上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三是执行力问题。一项工作多次强调改不了,要么是不想改,认为无所谓,缺少价值认同,要么就是改不了。但,这件事还改不了吗?因此,我想到了很多工作的落实,落实力度、落实深度、落实久度、落实效度在各个部门确实有较大差别,这又是为什么?

        在们我的字典里,“疏忽”这两个字很模糊,或者根本就应该没有。“我疏忽了”,这本身就是一种托词。严肃对待是对工作负责,大大咧咧是态度问题。要么全力以赴,要么不可行我们就不做,犹抱琵琶半遮面,睡眼惺忪查色颜,真不是很好的一种人生境界。

    今天的报告很枯燥晦涩难懂,但是,我越来越感觉到:

能认真听听不下去的报告是耐心;能认真听听不下去的报告且不烦躁是耐心;

能认真听听不下去的报告且不烦躁还能有所收获是耐心。

相关文章

  • 由一个“顿号”想到的

    现在,部门论剑、校长论坛、总结汇报、评课纪实越来越多,这里离不开阐述自己的多条观点或者措施。在观察文本时发现,...

  • 【律师手记】一个由“顿号”引发的纠纷

    前几日,在阅读《最高人民法院民商事判例集要》(合同卷 上)时,在“合同生效认定”的章节里节选了最高人民法院(200...

  • 读文章,标点符号的读法。

    第一、首先顿号、怎么读? 顿号:顿号是排比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标点符号,两个同类型的音,一般的间隔比较短。朗读的时候...

  • 顿号

    花瓣四散 白羽轻摇 下在青春里的一场雨 白衬衣在温热的胸膛发烫 湿漉漉的碎发愈发清爽 欢畅的水珠追逐着帆布鞋 青葱...

  • 顿号

    有人说,爱是双向的,当一个人走了九十九步,而另一个装睡般地不肯迈出一步时,总有那么些失落堆积成绝望,某种纯洁而珍...

  • 顿号

    突然感觉把日子过成了一个大大的顿号。 一脚踏入,竟然多年都无法拔出。 细细算来,起始自08年,然后随着惯性一路过下...

  • 《顿号》

    我写不出什么来了 望着窗外 那远归的鸟 被我迟钝的笔触 拖成 长长的线

  • 简书上贴代码

    类似顿号(英文状态,即1左边的那个符号`);三个顿号,要贴的代码,三个顿号就行了 发布后效果:

  • 中考标点符号复习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①有一...

  • 冬天,一个顿号

    《大卫》木心 莫倚偎我 我习于冷 志于成冰 莫倚偎我 别走近我 我正升焰 万木俱焚 别走近我 来拥抱我 我自温馨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一个“顿号”想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kt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