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零散的日记~
这两日感冒在家,看了一百多页《傅雷家书》,很久没有人再教我怎么好好做人了,这本书大有帮助。
书中所讲关于个人修养的心态、细节和要付出的努力,是我学生时代尤为关注的,但近来我却大大忽略。两年多的工作生涯,我有种人生就算一直如此平顺,也没有太大问题的错觉。 我总是觉得自己不可能做的更好了,纵观那些有巨大成就的人,可能都是有深厚的家学渊源的,尤其是看了网上的原生家庭论调,我甚至觉得能努力经营好自己以后的家庭都是我人生的一大挑战。看到身边的朋友都读研,我心里暗暗想的是,就算我去读研,还不是找一份目前做的工作吗?早早工作,有何不好?
这些消极的想法,就如同我种在脑子里的慢性病,它似乎当下未有负面影响,但终有一天,我必须面对忽略它而带来的绝望。看到一个姐姐,是博士毕业,医生,又担任日语教学,我觉得自己几乎无法达到她的人生高度。我放纵自己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但是却忽视那个姐姐其实是86年,这么多的年龄差距,我去读研读博结束,不也只是刚刚到了她的年纪吗?
承认个人的局限性无疑让我目前的日子舒服了很多, 但隐隐之中,我却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该仅仅如此, 我隐隐之中感受得到与周围人的差别,感受得到自己的才智并未完全使用。我一直以为20多岁就要基本稳定了,20多岁就该考虑人生大事了,这就是我为自己人生设置的天花板。
那为什么为对自己的人生如此谨小慎微呢?
首先,是环境的力量。其实从选择工作开始,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倾向,我选择老师这个职业是因为我是社会型的人,做一份社交属性比较强,又能带给别人知识的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然而,大多数人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还是它的稳定性。因此,在这个稳定的环境中,我不免事事谨小慎微,对于风险的恐惧远远小于对获得成就的期待。
其次,是我的圈子限制。纵观我身边的人,不是教师就是公务员,要么就是银行职员,国企上班,这样的圈子使得我丧失了对多彩生活的想象力。
再次,是我的毫无底气。总有人说,穷人之所以是穷人,因为他们有着穷人思维,其实事实上,那就是穷人在当下生活中的最好选择了呀。因为没有足够的选择基础,所以人会做出选择,事实上,我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保守型的人。那我缺乏的是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方式勇气,为了做出更好的选择, 我要做的不是成为一个风险型的人,而是储备我做另外选择的基础,——即思考:我要拥有什么,才能轻易放弃现在的工作。
我想,无法拥有很光鲜的学历,无法出国,无法换一份更好的工作,都是我为自己画地为牢的结果。确定特定的目标,良好的生活习惯,肯于克服困难的意志,才是当下生活的必要。人生就是一场长跑,你又怎肯在别人奔跑的过程中,只是静静地站着呢?
不为人生设限,成为2019的箴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