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与他相知相识;16岁,女孩与他友情散尽;18岁,女孩学会了释怀。
她自幼沉默寡言,总是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他天性活泼开朗,习惯了随心所欲。他们本应该是一辈子的陌路人,却因网络而走进了彼此的生活。他把她当妹妹,她亦把他当哥哥。
14岁,初一。在女孩最初独立生活的住校期间,她的内心是反抗的,然而面对现实她只能接受这“命运”般的安排。在她孤单难过的时候,他给了她最需要的关心与陪伴。久而久之,她习惯了住校生活,也习惯了他的关心问候。
15岁,初二。他对女孩一直很好,女孩也很听他的话。一直在很认真的学习很认真的生活。当他让女孩到公园等他时,女孩二话不说就到了公园。十几分钟后,他抱着一只白色布偶小熊从前边走来,走到女孩身前,他宠溺的拍了拍女孩的头,说道:“诺,这是给你的。”女孩面含微笑开心而又腼腆的答道:“谢谢哥。”女孩其实很满足也真的很开心,因为她觉得至少还有那么一个人在意她。
16岁,初三。中考结束后,因为信任,女孩为他而向家人撒了谎,做出了一个荒唐的选择。可是正是这个选择让女孩在家人眼里变了模样,在整个家族里再也抬不起头,再也不能高傲的微笑。女孩开始恨他,恨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他也曾多次向女孩道歉,而她选择了拒绝任何联系。女孩最后曾对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曾经,我很信任你,但是换来的是你的欺骗,这辈子我最恨的就是欺骗了。虽然你并没有伤害到我自身,虽然我没有受到一丁点伤害。可是我却再也在家里乃至整个家族里都抬不起头,这比我受伤还要疼,所以我恨你,我也不会原谅你。”
女孩也真的和他断绝了所有的联系。
18岁,高二。女孩18岁生日后的某一天,他突然联系上了女孩,他说他很惭愧很内疚也很心痛,他祈求着她的原谅。他问女孩如果有一天他有出息了是否可以来看她这个妹妹,女孩很坚定的回答早在那一年,自己已经不再把他当哥哥,但女孩还是答应会在他有出息时见他,可女孩也明白自己不会再和他有多大联系。当初女孩原以为自己还是会很生气,却不料自己早在潜意识里选择了遗忘。她突然间就不恨了,因为她知道即使恨,也并不会有什么改变,也无多大意思。
人啊,总是会在选择题上做出错误的选择,总是在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当一份信任换来的是伤痛时,信任便不再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