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先生导演的一部电影,我对张艺谋没有太多研究,只知道他是个不错的导演,但看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第一眼时,我并不知道他是张艺谋先生的作品。说实话,我被吓了一跳,第一眼出现的是巩俐(巩俐在此电影中饰演女主人公颂莲)的那张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东方亚洲女人的脸庞,整个屏幕只是她的一张脸,在那里诉说着。一开始,我比较关注的是剧情,但是慢慢的,我被吸引的越来越多,当我看到电影所呈现出的那种强烈视觉冲突的时候,我有点震撼。空旷的大院,说话都有回响,血红夺目的灯笼,显得格外凄凉,似乎一开始,就预言了电影最后的悲剧。
为了这篇论文,我特地去图书馆找到了原著,苏童的《妻妾成群》,不知道为什么,看了原著之后反而心里有些落差。或许是因为看过了原著与改编过的电影,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一些对比,自我认为,原著更丰满一些,对细节的描述,情绪的表达,都很到位,回过头来看看电影,真的有点失落。或许是因为电影对剧情的表达有要求,再者,时间也不允许。一部电影的时间,最长也不过2个小时左右。这就说明,电影不会百分百的还原《妻妾成群》里的每一个镜头。而且,《大红灯笼高高挂》本来就是改编自原著《妻妾成群》的影视作品,还原原著是不是太过强求,只是,若要我在原著与《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择其一的话,我更倾向于苏童的《妻妾成群》。并不是说张艺谋先生的作品不好,完全是个人的感性驱使。
感觉巩俐扮演的颂莲与原著中的颂莲有很大出入,看原著,颂莲给我的感觉是清纯婉柔的一个女学生的印象,她是柔弱的,年纪小小的,第一眼看去是个小孩子的感觉,单纯。这一点,在原著中就可以看出来,初入陈府,当陈佐千领着颂莲去拜见二夫人卓云的时候,颂莲见卓云拿出了瓜子坚果蜜饯点心等好吃的看似热情招待她的时候,颂莲心里觉得卓云好,便叫她卓云姐姐了。但是我在巩俐饰演的颂莲身上,看不到这一点,我看不到她的柔弱,相反,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刚毅,我认为这一点与原著有很大出入。在看原著的过程中,我每看到一个名字,便会想到电影里展现出来的角色。其他的角色,我都觉得那就是原著里走出来的人,不是她们在诠释故事中的人物,而是故事中的她们走了出来,去到了电影的幕布上。唯有巩俐扮演的颂莲与原著里的颂莲,让我觉得对不上号。我觉得,巩俐这个角色的选择,是张艺谋先生这部电影的一个败笔。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论是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是苏童的《妻妾成群》,我相信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有很多,甚至有的我理解不了。它是有文化底蕴的,有内涵的,由中华的传统在里面。倘若真的换了一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来担任电影的女主人公,去演绎颂莲的时候,我认为她驾驭不了颂莲这个角色,同时也承载不了这部电影的浓厚和深度。从这方面来考虑,我又觉得张艺谋先生挑选巩俐来演绎颂莲,似乎又是个明智之举。综上所述,我一直处在自我矛盾之中。
就电影来说,我觉得颂莲是个悲剧。我不知道故事背景是民国还是更古老的年代。但是颂莲能够去念大学,即使是只读了一年,她也应该是一个新时代的现代女性,可是最终她却依然败给了腐朽的封建旧社会的束缚里。一开始,因为父亲的死,她不得不放弃念了一年的大学,回到家听任继母的摆布。我不明白她为什么没有反抗,作为一个念大学的知识分子,她的思想应该很先进才对,可是为什么她没有,就任由继母摆弄自己的命运吗?还有,当电影播放到那一个镜头,梅珊对颂莲说,我自知不是她(卓云)对手,没准你能跟她斗一斗,这一点我头一次看见你就猜到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还有点小期待小好奇,心想颂莲怎么个跟卓云斗法。后来电影播出的时候,让我大跌眼镜,原来颂莲跟卓云的斗法是假装自己怀孕。这让我很难接受,因为我脑海中的明争暗斗,应该是计谋大战。比不上《甄嬛传》里高智商高情商的举世无双,也不会差太远。结果,整了一个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假怀孕,实在让我无力吐槽。而且原著里并没有颂莲假装怀孕这一情节,还是看原著更着调一些。
说到角色有较大出入,不得不提到的一位就是大太太的儿子飞浦,在原著中的飞朴怕女人,应该是同性恋吧,与那位顾少爷。可是在电影里不是,是不是我也不确定,因为在电影里飞浦出现的时间很短,不过感觉应该不是。心底里还蛮希望颂莲能够跟飞浦在一起的。再怎么说,陈佐千都是一个50多岁的老头了,而颂莲只有18岁啊。大好的年华浪费在一个老头身上,太可惜了。
颂莲最后的结局是疯掉了,这个我接受,也很理解。颂莲是旧社会的牺牲品,即使是念了大学,也摆脱不了旧社会的束缚,最终,本应该是一个新时代新女性的颂莲,被活生生的压迫成了旧时代的“小脚媳妇”。封建旧社会对女性的压迫,由此可见一斑。
就电影里别的角色来说,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梅珊这个角色的,敢爱敢恨,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旧社会女性。梅珊是戏子,连自己的房间,都是挂满了脸谱,洋溢着浓浓的戏剧气息。不管怎样,生活在旧社会,却从来不在别人背后搞小动作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就是好女人,虽然说她红杏出墙,为人不齿。我对她却一丁点儿都恨不起来,相反,我有些同情她,最后的惨死。我相信她对陈家是厌倦的,那为什么,不逃走呢?是挂念自己的儿子飞澜吗,还是害怕远离陈家之后自己过得再也不是荣华富贵的日子吗?还是因为我理解的太过庸俗,我不明白。难道是因为旧社会的精神压力使她无力反抗,也不敢反抗吗?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无论是在制作上,还是对演员的选择,色彩的布置,画面的处理,都恰到好处。对一个没有看过原著的人来说,我相信,这部电影会是一场盛宴。
�������s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