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十宅论》

读《十宅论》

作者: 观自在行 | 来源:发表于2021-01-31 21:09 被阅读0次

第一次看到《十宅论》这本书,是在言几又书店。

2020年,慕着“西安最美书店”之名去迈科中心·言几又。这个书店可能之前一直顾着拗造型了,书籍选择和其他一些书店比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不太能找到非畅销但会让人惊喜的书。那段时间,对城市类题材很感兴趣,上下楼跑了好几趟,终于在二楼的一个小角落发现了这本《十宅论》,几分钟后,决定得买了这本书,连着作者隈研吾写的其他几本都买了!

在这个信息时代,书、文很多,有很大一部分,是素材堆砌、东拼西凑来的,好一点会用文字的力量合理表达从其他地方捕获的他人观点,而真正充满独到见解的书产出慢,所以总量相对也不多。《十宅论》这本书,在独到观点这事儿上就赢了。

作者隈研吾是日本建筑大师,虽然书偏建筑理论,但语言平实、深入浅出,对大众读者来说也还算友好。作者将战后日本住宅分为单身公寓派等十类,分别进行了风格描述和特征剖析,全书贯穿“场所”、“象征”两词。读过一遍,印象深一些的是其中的咖啡吧派和建筑师派。

咖啡吧派住宅源于咖啡吧,作者认为这个场所不是ktv这样巩固人际关系的地方,也不是酒吧这类寻求新关系的地方,这个空间的意义在于里面有一双别处的眼睛,这双眼睛让身处其中的人审视自己的穿着、言谈,要求“演技”,让人陶醉于欣赏自己的状态。所以,这个空间灯光很重要,光束要集中细窄,让“演员”的举动生动起来;椅子要有品质,让坐在上面的人获得身份验证。想想自己去过的那些咖啡厅,还真的是因为灯光、空间装置不同,会让人想去的意愿有差别。这个类型演绎到住宅上,居住者会特别在意灯光照明和椅子,不惜斥资买意大利高品质椅子,以坚守椅子的身份象征。

作者虽没明说,但感觉对这几类住宅还是有批判的情绪,除了建筑师派。建筑师派的产生,是居住者——主要是一家里女主人因为不大与外界接触,希望打开一扇知识之窗,而这扇窗就是建筑师。什么意思?就是说喜欢这种类型住宅的,本质上是希望在与建筑师的交会中学到些社会新知识。。。好吧,这个分析真的很奇妙,但细想一下又挺有道理的,对一个和外界脱耦的人来说,窗口真的是能抓一个就是一个,建筑师既有艺术气质,又需要在设计上长时间多频率磨合,的确是容易让人涨知识呢。。。作者对建筑师派的表述更温和些,因为其他多数住宅类别习惯用西方舶来品的外包装吸引住户,但建筑师派后期有了安藤忠雄这样的大师,不夸富、否定舶来品崇拜的同时,也不赞成哭穷,将住宅审美转向“闲寂、恬淡”,算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导向。

因为不是建筑专业人士,对这本书的理解也是有限,对观点客观与否也很难评价,但作为大众读者,觉得作者的思考很独到和有见地,是值得一读的书。

相关文章

  • 读《十宅论》

    第一次看到《十宅论》这本书,是在言几又书店。 2020年,慕着“西安最美书店”之名去迈科中心·言几又。这个书店可能...

  • 《十宅论》读后

    初看这本书,书名和框架一目了然,罗列出了十种日本的住宅,但这并不仅仅是一本只谈建筑的书,是对住宅赋予了哲学和文化的...

  • 读书笔记:《十宅论》

    十宅论: 单身公寓派 清里食宿公寓派 咖啡吧派 哈比达派 建筑师派 住宅展示场派 独门独院派 俱乐部派 日式居酒派...

  • 读《人生十论》

    这两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在听钱穆先生的《人生十论》,慕名这本书好久了,其实听书根本听不出很多东西出来,只有耐心去看,才...

  • 读《人生十论》

    读钱穆先生《人生十论》,学习先生选书的喜欢与读书的方法。 1.“从小识字读书,便爱看关于人生教训那一类话”。由此,...

  • 2017-06-11

    读人生十论 钱穆先生写的人生十论,老实说,有好些篇章看不懂的,我想是因为哲人一贯...

  • 论宅外形

    论宅外形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故论宅...

  • 整理房间有学问

    ——读博儿子宅家心得 整理房间有学问——宅家也有收获。这是儿子在家第十天总结出来的整理家务心得:...

  • 读传统十论 有感

    并不是西方拥有就等于西方独有 比如 公民社会 比如现代化

  • 读《个人形成论》,第十章感受

    2018-03-21,D7 读《个人形成论》,第十章感受 今天看了《个人形成论》罗杰斯我的心理治疗观第十章,对于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十宅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td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