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初期:毕业以后参加工作,前期由于新手上路,还在摸索适应中,所以整天忙忙碌碌,无暇读书,时间一长就心浮气躁,难以静下心来,无心读书。加之当时还没有把读书当做一种生活习惯,所以荒废了很长一段时间。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一次工作调整之后,从那以后,周末自己能有不少空闲时间。无聊空虚之余,我又把书重新捡了起来,因为实现了经济独立,所以在读书的同时也有能力买书了。从那时起,我就成了当当网的资深用户,平均每个月花在买书的钱上都在100元左右。渐渐的,买书成了我仅次于读书的第二个爱好。
放书的地方,从桌面书架变成了落地书架。不过这也直接导致了我读书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买书的速度。爱书人常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诚不欺我。现在还记得那时看过的《周国平演讲文集》《邓小平时代》《看见》《岛上书店》《巨人的陨落》等等。
满室书香工作后期到现在:回首以前的读书生活,其实很多都是兴之所致,临时起意而已,没有成体系、刻意的进行阅读。这也导致了虽然读了很多书,但获取的知识都是零碎的、孤立的,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突出表现在认知水平不高、思维层次不深、行动能力不强,看问题做事情始终在表层徘徊。
这种情况一直到2019年才有所转变,当时一位朋友得知我爱好看书,便向我推荐了他特别喜欢的一档读书节目晓书童频道。如果说读书为我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一扇窗户,那听书就推开了另一扇窗。
通过晓书童频道,我先后认识了李笑来、古典、采铜、蔡磊磊等当一批在认知领域学习的高手,从此开始逐步搭建自己的阅读体系和知识框架。现在我读书通常以这三类为主:认知类书籍,用以提升思维能力;历史类书籍,知古以鉴今;小说名著,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网友评论